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建言郑州都市区怎么建 尽早做规划 东西要并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1日06:42  东方今报

  □今报记者董彩红高冬丽\文沈翔\图

  郑州要发展,先要解决拥堵等“城市病”;形成都市连绵区,辐射力比单独一个郑州更强大;强化枢纽地位,形成大物流格局……昨天下午,在郑州都市区建设座谈会上,与会的专家们纷纷为郑州都市区建言献策。

  关键词:规划

  尽快做规划,要东西并举

  河南科技学院副院长刘荣增:

  建设郑州都市区,搞都市区的规划,一定要计划调整先行,抓紧时间推进,使郑州都市区建设有实质的意义和价值。

  郑州大学教授张合林:

  在做郑州都市区规划的时候,中心是郑州新区和郑汴一体化,但是也有人提出异议,我认为做都市区规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西区的发展,实际上咱们一些高新的项目和产业,大部分都在西区,这次一定要把西区纳入我们的规划。

  河南省统计局总经济师王作成:

  郑州都市区的建设要尽快做好总体规划,要注意规划的科学性,真正从都市区建设的客观规律出发,体现都市区的理念,结合郑州的实际。规划不仅要考虑郑州城区的建设,还要考虑周边城市的联系,不能是一个局部的规划。

  郑州大学旅游学院院长杜书云:

  第一就是规划要超前,第二是在往东发展的同时,应该东西并举,郑州都市区的规划要形成的话,西边一定要引起重视。如果把周边的县乡镇都纳入郑州市的规划区里面发展的话,除了中牟之外,基本上都在西边,西边的几个县市是非常活跃的经济体,再加上资源非常丰富,自然资源、文化旅游资源都在那里,所以中心往西边发展,很可能比谈中原城市群意义更大一些。

  关键词:发展方式

  产业的优化升级

  河南省社科院副院长谷建全:

  郑州产业的优化升级,是郑州都市区建设至关重要的环节。

  郑州想做好产业优化升级,就要处理好几个方面的关系:第一是处理好增长速度和效力的关系,第二是处理好产业做大做强的关系,第三是处理好外资和内资的关系,第四是处理好先进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第五是处理好产业集中和产业协调的关系。郑州应利用周边地方的优势,通过开展外包转让等方式,实现产业优化组合,制定合理的空间布局体系,在更广泛的空间上真正发挥集聚经济的作用。

  关键词:拥堵

  郑州要做强先要解堵

  省委政研室、正厅级巡视员王永苏:

  建设郑州都市区,做大做强郑州,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中之重,这一点应该在全省达成共识。所以,郑州自身要充分认识、广泛宣传,没有城市化的长足推进,就没有规模效益,郑州要积极争取全省的生产要素,向郑州都市区集中。

  郑州要不解决堵车的“城市病”,就会绊着城市的做大做强。

  关键词:配套体系

  现代产业和文化两手抓

  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李政新:

  都市区建设,第一要打造与郑州都市区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产业体系一定要能够支撑、推动都市区的发展和建设。我们在产业层次的战略上,应该优先发展战略性产业,然后才能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只有这样,才能打造起适应郑州都市区发展的产业体系。第二,我们一定要打造与现代都市区建设相适应的文化体系。

  关键词:城镇化

  要解决户籍制度问题

  河南大学原副校长、博导王发曾:

  必须在郑州都市区里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未来10年,郑州市每年平均增长一个百分点,到了2020年,郑州市域的城镇化率达到75%左右不成问题,比河南省高出20个百分点,这样才能被人认可为都市区。

  河南科技学院副院长刘荣增:

  郑州要想有大动作,就一定要解决户籍制度的问题,围绕郑州都市区的建设和整个功能组团的规划,把户籍制度率先做些改革。

  【好建议】

  赶紧修高架路摒弃自行车建设理念

  省委政研室、正厅级巡视员王永苏:

  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城市化规模,在扩大规模的同时,防止“城市病”,推进组团式发展,把周边的县市区纳入其中,互相连接,做大做强,这样都市区才能成形。

  他建议用改革开放的发展办法来解决问题,不能阻碍发展,要赶紧修高架路,摒弃自行车时代的城市建设理念,发展汽车时代的城市理念。

  把工业企业迁往新城区,老城区的交通就不会这么堵,解放思想、脱离旧观念,有利于缓解老城区服务业发展,有利于改善老城区人民生活。

  形成都市连绵区辐射力比郑州更强大

  河南科技学院副院长刘荣增: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都市区是一个高效的空间组织形式。劳动力市场的运作、土地市场的运用、城市交通体系的高效,都市区应该更好地实现这三块。

  郑州都市区要实施两种战略并举,第一种是郑州市本身的做大做强,即这个郑州都市区只是在这个范围内建设一个紧凑型的都市区,这一块的做大做强对郑州建设来说至关重要。第二种是在做好郑州市本身都市区的建设的同时,还要谋划、打造开封、洛阳、焦作、许昌等,形成一个都市连绵区。

  郑州作为省会、龙头,要积极加强和周边都市之间的联系,形成都市连绵区的影响力、辐射力、带动力,将会比郑州自身强大得多。如果光靠郑州都市区把6个县市全拉进来,这样郑州也能做成,但是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和一个比较长的过程,如果在这个时期内,两步同时走,对中原经济区的贡献可能会更大。

  在郑州设置总部经济集聚区

  省科协副主席、博导梁留科:

  经济发展目前是二、三产业并重的方针,高度重视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比如引进简单的工业设备,在工业发展中瞄准前沿、提升传统,加强对新型战略性产业的培育,高度重视旅游业、物流业的开发,建议提出一个吸引工程,把企业总部、研发中心等经济链比较高的部分吸引到郑州,建议在郑州设置总部经济集聚区,努力吸引省外企业在郑州建设企业或营销中心,从而吸引技术、人才等要素集聚。

  建设高水平全国综合交通枢纽

  河南省科学院副院长张占仓:

  郑州市要立足于建设高水平全国综合交通枢纽,这个定位本身就是郑州市的定位,所以郑州都市区的第一个目标是打造米字形的高速公路网。现在我们到武汉、西安都很方便,但是到济南很不方便,第二个目标是建设内陆港。第三个目标是打造航空枢纽和物流网。

  设立创业资金促进产业集聚

  河南省科学院副院长张占仓:

  对于郑州都市区产业发展来说,还是要立足于建设重要的工业基地,如果没有工业基地,郑州市下一步想把规模做大不现实。

  现在,最捷径的方法就是设立创业资金。项目一旦投产,就能促进当地的产业集聚。

  省委政研室、正厅级巡视员王永苏:

  做大做强郑州的基础途径是吸引产业聚集,人口集中,推动优化发展环境,吸引全省、全国和境外的生产要素向郑州聚集,以实际招商引资投资额,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标准。

  强化枢纽地位形成大物流格局

  郑州大学教授张合林:

  建设郑州都市区仍然要放大和重新找回区位优势。不仅在市区内要畅通,京沙高架建四车道;地铁一号线一期建到大学城;郑州城际公交需要加强;郑州市内的交通还需要再畅通,以强化交通为突破口,改善郑州的城市管理,着力提高郑州的商务服务效率,要以交通为突破口改善郑州的硬环境,同时,着力提升服务水平,提高软环境。

  郑州的软、硬环境一定要配合好,才能形成产业集聚的高地,成为最佳旅游环境城市。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