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促外环发展 路桥费或推季票月票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1日07:24  华龙网-重庆商报

  

促外环发展路桥费或推季票月票
昨日,市政协三届四次会议一号提案现场办理会现场。 记者 张路桥 摄

  未来五年,外环区域将如何规划和打造?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

  民建、民盟历时8个月调研,形成了本次政协会议“一号提案”——“关于全面实施外环区域发展规划的建议”。

  针对提案抛出的五大疑问:统筹缺乏、北热南冷、圈地隐患、通行费高、公交线路少。“一号提案”建议,打造外环区域,规划要通盘考虑;东、南、西、四区域要协调发展;应制定用地规划;择机推进主城路桥费改革,并布局城市公交线路。

  昨日上午,副市长童小平率11个职能部门负责人,现场办理了“一号提案”,并一一给予了答复。市政协副主席吴家农出席现场办理会。

  规划统筹

  尝试“所有规划一张图”

  问题:提案人、民建重庆市委副主委王济光说,外环区域不同于其他地区,需要高标准规划。但目前,各部门依然存在“各管一段、各负其责、各自为政”现象,很多部门都在管,但任何部门都难以统筹。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汽摩配件制造业、IT产业遍地开花,区县争抢热门产业,甚至出现恶性竞争。

  建议:将外环区域视为“一盘棋”,通盘考虑、统一打造,布局一批生态宜居的组团城市。

  答复:副市长童小平说,外环区域的规划,将首次尝试“四规叠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规划、土地规划和环保规划。之前,这四项规划分别由发改委、规划局、国土局和环保局制定,存在思路不统一、规划“打架”情况。目前,已由发改委牵头编制形成了《重庆市主城区外环区域发展规划(2011年-2020年)》,能够在“一张图上看到所有规划”。

  将建立外环区域建设联席会和招商项目争议协调小组联席会两个机制,以解决统筹乏力和区县招商各自为政问题。

  市发改委主任杨庆育说,此次“四规叠合”起点高,突出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协调。

  区域发展

  9大新城融入5大生态区

  问题:民盟重庆市委副主委陈昌国说,如今在主城区,发展趋势是整体“向北”,两江新区和西永片区的话题度很高,但东部和南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

  建议:在推进两江新区、西部新城发展的同时,要加强东、南部的规划,让全市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答复:杨庆育说,外环区域面积约有1958平方公里,除去山体、河流后,还有988平方公里可用面积,相当于三个“内环区域”。五年后,外环区域人口规模将达到500万人,2020年达到750万人左右,加上内环的350万人左右,重庆将形成一个拥有1200万人左右的特大城市。

  在外环区域建设中,我市将不再沿袭“摊大饼式”模式。杨庆育说,外环区域被划分为10大城市功能区,规划布局了9大新城和24个大型聚居区。在城市功能区之间,还分布有大成湖、寨山坪、大溪河、云篆山、樵坪山5大生态功能区。

  对于委员们提到的“北热南冷、西暖东凉”问题,杨庆育说,主要原因是东南部是山体丘陵地形,发展空间有限。但规划中的重庆六大工业基地就有两个在南部,茶园和巴南两基地将分别布局数控机床、通讯设备和轻工业项目,另外还有西永、龙盛、空港和西彭-江津四个基地。

  杨庆育说,其实在东南部还有一个更庞大的设想,准备打造江南万亿工业走廊,目前有两个方案:大方案为“江津-万州”9区县,小方案为“巴南麻柳-万州”7区县。

  通行费用

  或将推出路桥季票和月票

  问题:提案显示,主城区路桥费次票收费高,而且只能24小时内有效,区县车辆来往主城区相当频繁,这笔费用负担太大。另外,很多车辆特别是大货车为宁愿走内环射线段堵起,也不走外环高速,使得外环高速没有达到为主城车辆分流的目的。

  建议:降低并逐步取消绕城公路通行费;同时,择机推进主城路桥费改革。

  答复:市物价局局长助理杨建立表示,目前已向市政府提出了两点建议:打算尝试推出主城区路桥费半年票、季票和月票,方便区县非年票车进出;在适当时机降低外环高速通行费用,引导货车尽量在外环行驶。

  市交委副主任陈孝来称,未来有可能通过延长高速公路收费年限方式,降低收费标准。

  用地许可

  外环区域拿地将有硬指标

  问题:目前外环区域重视工业用地,但忽视综合用地。有些地方,偌大一片,只有厂房、园区,无商业、住宅,成为纯粹“工业城”。同时,有些开发商违规大量征地,私下囤地,形成“圈地”隐患。

  建议:提前制定用地许可规划,推行集约用地,优先保证城市建设和产业用地。

  答复:市国土房管局副局长黄强承认,目前外环有些区县确实存在规划编制与实施不协调的情况,也有开发商取得土地后不按时开工,造成土地闲置和浪费。由于土地供应日趋收紧,重庆也受到约束,因此在外环区域拿地,也将受到更多限制。

  市经信委副主任杨丽琼说,“最直接的一个门槛是,以后每平方公里投入不到40亿元,产出不到70亿元的工业项目,将无法进入外环区域。”

  基础设施

  2012年郭家沱大桥开建

  问题:提案显示,“外环经济带”对道路等级、走向要求更高,因此,建设需加快,同时,外环区域城市公交“盲点”突出。

  建议:按高标准建成外环区域骨干路网;同时开通外环区域城市公交,以方便市民出行。

  答复:市建委副主任游正焜表示,目前,我市已规划了7座大桥,都将在5年内开工。具体而言,在西部建设双碑大桥和双碑隧道、礼嘉大桥和土主隧道;南部除在建的千厮门和东水门大桥外,明年还要开工红岩村、寸滩大桥,2012年开工郭家沱大桥;东部将建慈母山、南山和燕尾山隧道。

  陈孝来说,2014年前,公交将全面覆盖外环高速以内区域,并开行至少40条途经绕城高速的县际班车。

  记者 梁鹏 金蓉 谭柯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