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扶持微企就像带小孩 只给钱不行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1日07:54  华龙网-重庆商报

  

扶持微企就像带小孩只给钱不行
▲市人大代表周静渝
扶持微企就像带小孩只给钱不行
▲市人大代表夏永胜
扶持微企就像带小孩只给钱不行
市政协委员杨敏
扶持微企就像带小孩只给钱不行
重庆广东商会会长黄祖仁

  本届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十二五”期间,我市要用好用活资本金扶持、税收优惠和融资担保等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蓬勃发展。2011年,我市计划要发展微型企业2.5万户。回首2010年,为扶持微型企业,政府财政补助资金2.8亿元,帮助创业者迈出创业第一步。几个月过去了,目前我市的微型企业发展状况到底如何?如何让他们能更好更快地成长?昨日,部分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外地在渝企业家为重庆微型企业发展把脉、支招,他们的观点和建议或将给微型企业发展壮大找到一些出路。

  半年多时间,在政府扶持下,重庆已有万余户微型企业开业。但有企业却因开业后业务太少陷入经营尴尬;有企业又因没考虑承受能力,盲目接单,面临被“撑死”的困境。

  业务少 公司每月入不敷出

  在获得政府4万元扶持资金后,蒋园园的重庆卓光科技公司去年9月开门营业,主要为企业建设网站。“原以为重庆市场企业网站建设较落后,从事网站建设会很吃香,哪晓得我错了。”蒋园园说,经营了几个月她才发现,要得到客户的青睐远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没有任何市场积累,要得到客户的认同,实在太难了。

  蒋园园算了一笔账,开业之初投了3万元,现在每月开支1万~1.8万元之间,基本上入不敷出。如果经营的问题不解决,公司前景堪忧。

  蒋园园认为,除了给予原始资金扶持,政府还应在微型企业创业之初,在业务上给予帮助。例如,能在营销方面给微型企业指导,让更多的部门为企业提供经营方面的指导。同时,她还希望政府在采购方面,能向微型企业倾斜。

  吃撑了 资金短缺面临歇业

  去年9月大学毕业的董理,其重庆资鉴商贸有限公司成为首批微型企业,主要做伊利、雀巢、宇峰等品牌的区县配送生意。开业之初,董理受到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很多人帮我牵线搭桥、招揽业务,生意顺得不可思议。”董理说,生意从最初每单几百几千元,慢慢做到了几万元,甚至十几万。

  这时,董理却犯愁了,因为现有资本金根本无法完成订单配送。

  “我一看到订单,就觉得是好事情,完全没有考虑自己能不能消化,就盲目吞下了。”董理满面愁容地说,不履行承诺,势必流失客户,但履行承诺,又没这个能力。

  细算下来,要完成订单,目前他的资金缺口在20万以上。董理说,他曾找过市内多家银行寻求贷款支持,但一听没抵押物,都不肯贷款。没办法融资,这让他很焦心。

  因此,他希望政府能出面帮忙解决发展中的融资问题。同时,希望政府在经营上给予帮助和指导,免得再犯这种低级错误。

  原因

  太小太嫩 没过基本生存关

  市人大代表夏永胜

  太小太嫩 没过基本生存关

  “说白了,这些政府帮扶的微企太小太嫩了。”市人大代表、渝北区私营经济协会会长夏永胜说,以前的个体户,自己做上小老板,都是经过市场淘汰后幸存下来的,本身具备了一定的市场适应能力。而这批微型企业却不一样,他们还没有体验过最基本的生存,就做起了老板。

  进入市场风险很大,尤其是微型企业,甚至是小到停电都可以让企业一蹶不振。夏永胜说,他目睹过这样的事,一家水产市场停电,几十家经营户眼睁睁看着鱼儿翻了白肚皮,居然无能为力。“企业生存经验太重要了。”夏永胜说,“政府既然拿出了钱,让他们有勇气迈出创业的第一步,那么就应该更加关照他们,扶上马再送一程。”

  缺少经验 开了张赚不到钱

  市工商局微型企业处处长聂刚

  缺少经验 开了张赚不到钱

  “短短半年多时间,我市已有1万余户微型企业开门营业。”市工商局微型企业处处长聂刚介绍,全市通过初审的微型企业创业者已达到1.9万人。截至目前,工商部门共发放微型企业营业执照10160户,共发放财政补助资金2.8亿元,共解决超10万人就业。

  工商部门调查发现,目前,微型企业发展面临两大难题:融资难和经营困难。

  聂刚说,除了融资难这个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外,微型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不懂经营。聂刚分析,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微型企业主,缺乏创业的经验和开拓市场的能力。虽然在政府的支持下,将企业开起来了,但却无法实现盈利。

  对策

  以大带小让微企有活干有钱赚

  市人大代表周静渝

  以大带小让微企有活干有钱赚

  市人大代表周静渝表示,扶持微企发展,是一种用创业带动就业的新模式,但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发展微企,不仅要保证微企存活,还要努力让他们发展壮大。

  周静渝建议,市政府可在诸如市经委、国资委等部门设置专门扶持微企发展的部门。让同行业的大型企业对微型企业进行对口帮扶,经常交流发展经验。同时,可以让微型企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大型企业做一些配套。

  周静渝举例说,万州户外用品微型企业创业孵化园的发展模式,很有借鉴意义。“这是典型的‘以大带小’。”周静渝说,园区首先将万州区最大的两家户外服装生产企业纳入其中。微型企业进驻园区后,这两家大型企业根据微型企业的特点,将自己订单中的部分工序交给微型企业来完成。通过这种传、帮、带的模式,让他们先活下来,再开展自己的业务。

  目前,6家服装生产、设计类的微型企业已进驻该园区,可承接两家大型企业抛出的服装设计、加工订单。

  扶持微企要及时“断奶”

  市政协委员杨敏

  扶持微企要及时“断奶”

  “初期帮助很有必要,但只有及时‘断奶’才能促进微型企业更好的发展。”市政协委员杨敏认为,政府采购向微型企业倾斜,大企业定点向微型企业采购,在微型企业最困难的时候有必要给予帮助。

  但这种帮助的时间一定不能太长,太长了,容易滋生微型企业的懒惰情绪:“反正业务会主动上门来,自己根本不需要去开拓市场。”杨敏说,这种靠“喂饭”过活的企业,肯定做不长,也做不大。

  变小为大有“肉”一起吃

  重庆广东商会会长黄祖仁

  变小为大有“肉”一起吃

  “微型企业生命力弱,就像沙漠里的小树苗,如果能让树变为树林,存活率就会高很多。”重庆广东商会会长黄祖仁建议,把同行业微企积聚起来,变小为大,可提高微型企业生命力。

  “黑山谷的微型企业基地,通过政府引导、帮扶,发展与旅游相关的微型企业。”这是重庆首创,但也要学习其他地区的经验。黄祖仁说,如绍兴的轻纺企业群、嵊州的领带企业群、义乌的小商品企业群、诸暨大唐的袜业群等,只是积聚的群体是中小企业。重庆发展微型企业也可以灵活地借鉴这个经验。黄祖仁说:“一个订单,微型企业太小了,吃不下,那就让大家一起吃。”

  酝酿政府采购向微企倾斜

  市工商局微型企业处处长聂刚

  酝酿政府采购向微企倾斜

  聂刚表示,针对目前微型企业存在的困难,市微型企业办公室正在酝酿刺激政策。例如,已和重庆银行签署合作协议,未来3年内,重庆银行将为我市一万户微型企业提供4亿元的无抵押贷款,缓解微型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此外,在解决微型企业经营困难问题上,我市除了将加强辅导外,还准备学习国外的模式,将政府的采购订单向微型企业倾斜。比如,向微型企业定点采购或国有企业订单支持微型企业等。本版稿件由记者 陈柯 姜涛采写

  本版图片由记者 欧阳祖兵 摄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