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最老郎中”的最大看点不在年龄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1日09:22  新安传媒网

  1月9日,北京老中医路志正迎来从医70周年纪念日,学生们聚在人民大会堂里,为恩师执弟子礼。这位90岁的“最老郎中”,至今每周上5个半天班。(1月10日《北京晨报》)

  路志正老先生能引发公众的关注,与他的“老中医”身份分不开。年逾九旬的他还出诊看病,极为罕见。然而在我看来,路志正老先生能赢得敬重,不是单纯的因为“老中医”的身份。事实上,虽然90岁依旧悬壶的医生少见,退休了仍出诊的医生却多的是。而以望闻问切为主要治病手段的中医,乃至被称为“大师”、“神医”的中医,更是屡见不鲜——路志正老先生最难能可贵的,是他高尚的医德:凡来找他看病的,他总是和蔼微笑,一视同仁。学生评价他开药的特点,是“不伤身又效果好”。联想起现在媒体报道的医院滥用抗生素,“每年人均输液8瓶”,关心病人、多为病人着想的路老先生真可以称得上“稀有动物”。不是吗?路老先生尽量少用贵重药,有记者曾看到老人开的一个药方,7服药只花了53.1元。

  能否少用贵重药,与医生的年龄无关,与医种无关。武汉的王争艳不是中医,但平均一张处方不超80元,甚至还开两毛钱处方,一样让市民“最满意”。反过来说,如果路志正像某些“大师”那样挂个号就收几百元,医术再高,也不会赢得尊敬。

  古人云,“欲济世而习医则是,欲谋利而习医则非。”放眼当下,我由衷地期盼,开7服药只花53.1元的“最老郎中”,能给从医者以启示。

  □□李清

  90岁依旧悬壶的路志正老先生赢得敬重,其实与他的“老中医”身份没有多大关系,而与他高尚的医德以及多替病人着想的情怀有关。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