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合肥市委提出今年经济目标——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1日09:22  新安传媒网

  合肥南北高架正在紧张施工。(资料图片)

  GDP增16%

  作为“十二五”的开局之年,2011年的合肥发展给我们留足了期待,城市建设速度能否继续保持高调领跑?老百姓的生活将能得到哪些改善?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昨天召开的合肥市委九届十二次全会上一一揭晓。合肥市委提出,今年合肥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6%,财政收入增长1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4%左右。

  市民出城将更顺畅

  合肥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大建设”,突出“交通先行”,整个“十一五”累计投入1074亿元,一举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而今后合肥的百姓出行将越来越便利。

  据悉,今年将开工建设一批城市高架路,全面动工轨道交通1号线,争取开工东西向的2号线,着手筹划连接滨湖新区与新桥机场的7号线和8号线前期准备工作,构筑起以高架路为主导的城区快速路网,同时分期分批地修建500条支路,加快形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支路网。

  今年还将基本建成新桥国际机场,推进铁路枢纽及南环线、合福线、合蚌客运专线及合肥西站工程建设,开工建设西合复线,全力推进合宁城际铁路及合安高速小西冲至紫云路“四改八”工程。

  在出城口道路上,确保新蚌埠路二期、南淝河大桥、合店路二期竣工通车,推进环巢湖道路及合白路、合马路改造,新建莲花路跨派河大桥。合肥还将开工建设淮海大道、临泉东路、方兴大道等骨干道路及火车南站配套路网,同步实施下塘路、皖河路等之路工程。

  三大项目亮相滨湖

  据介绍,经过五年的发展,合肥城区建成面积从224平方公里扩大到320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从224万增加到318万人,城市化率由55.8%提高到65%。这些都为未来合肥朝着区域性特大城市的方向迈进,创造了重要的先决性条件。

  记者昨天从会议上还获悉,合肥坚持新区开发与老城改造并举,通过新区开发拓展城市化发展空间,反哺老城区改造提升,滨湖新区建设通过市场化融资,4年多时间完成投资393.47亿元,一座可容纳30万人的湖岸新城平地而起。虽然大力发展滨湖,但发展并没有“遗忘”老城区,据了解,合肥将市本级建设投入的90%都用在了老城区改造上。

  据透露,今年年底,国际会展中心、合肥博物馆、要素大市场将争取亮相合肥滨湖新区。

  28亿投入民生工程

  合肥今年坚持继续加大投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据介绍,今年省里继续实施33项民生工程,与2010年相比,退出3项,新增3项,提标扩面6项,初步匡算,合肥市今年33项民生工程投入约28.25亿元,较去年增长18%。

  据悉,今年合肥市将全面启动国家级学前教育改革试点,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学校标准化建设、中小学布局调整,完成校舍安全工程年度规划建设任务,支持合肥幼儿师范学校升格,并支持合肥学院争创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高效。

  在就业和社会保障上,合肥市今年还将积极探索“支出性贫困”家庭救助工作新模式,建立市、县区城乡医疗救助资金筹资标准及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同时,为了让更多人住有所居,合肥市今年还要进一步降低廉租房的申请门槛、扩大覆盖面。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康鹏飞 夏丽霞 采写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