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旧区拆迁改建能否“居民自助”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1日13:09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冯兰蔺 报道

  在旧区拆迁改造中,如何避免“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危棚简屋”的局面,协调居民、政府、开发商三者间的利益矛盾?即将召开的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中,市政协委员、上海豪都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屠海鸣将提交提案,建议在政府监管下,实行旧区拆迁改建“小规模居民自助”,将改造的主动权交还给居民。

  一边高楼,一边简屋

  市政协委员、市侨联副主席、上海豪都房地产开发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屠海鸣在调研中发现,随着大规模成片旧区改造逐步完成,市中心城区留下了一些同样房屋设施陈旧,但未被政府及开发商列入改建范围的不成片零星住宅,和周边已经改造完成的新建物业相比,可谓 “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危棚简屋”。市中心区域,尤其是徐汇、卢湾和虹口还有不少解放前的单户住宅建筑,现在普遍被多户人家公用居住的情况,居民要改善条件也难以得到满足。

  “上述情况,以传统的政府主导推动改造,效果有限,建议拓展小规模居民自助拆迁改建的新途径。”屠海鸣说。

  自助改建,还权于民

  不同于常见的政府征收改造,居民自助拆迁改建,就是指经政府部门批准,由居民自发形成房屋改造意向,并委托专业单位实施原地改建重建的工程。自助改建不依赖于政府的计划立项,而是由业主通过多数议决,决定提出改建项目,尤其适用于小规模房屋或建筑群体。

  在国内外已经有了不少的成功案例。 2007到2008年轰动一时的广州猎德村改造,已成为一个居民自助改建的成功典范。它的特点在于直接服务于旧住房的更新完善,不依托大规模、大尺度的土地开发,对私有财产的侵入性降低、服务性提高,且有利于保留原有的城市风貌和居民社会结构。居民应承担改造全部或部分的资金,除了改善居住条件外,亦可用作出租或者商业开发。盈利部分来补贴改建成本甚至是作为居民共同投资收益。屠海鸣说,这是把旧区旧房改造的主动权交还给居民,通过市场规律拆迁改建,让原本居民、政府、开发商间因拆迁而产生的利益矛盾转化成互利的动力。此外,由居民或业主间发起的出资和资金运作,从一定程度上也缓解了政府旧区改造资金不足问题的矛盾。

  政府监管,完善保障

  考虑到自助改建可能遇到的问题,提案建议,在执行中,始终离不开政府部门的监督、协调和推动作用。

  屠海鸣建议:首先,建立筛选机制,确定适合自助改建的范围。所有项目均需报政府主管房屋及城市规划部门批准,以确保涉及城市历史和文化风貌的建筑不受影响。

  其次,开放公积金贷款,拓宽资金渠道。居民可能在资金上有一定问题。政府部门有必要建立向业委会或改造项目主体提供资金援助的渠道。同时,建议对获批项目开放公积金贷款。有能力的区县政府还可以将旧改资金对项目进行政府补贴。

  再者,完善保障房安置渠道。在自助改造的旧住房加层、扩建后产生若有产生增量房屋,政府考虑购买,作为其他区域动拆迁保障房的房源。

  针对可能存在少数居民或业主不同意改建和不愿意出资的情况,建议政府部门协调,对这部分居民实行货币形式的房屋补偿置换或通过政府动迁安置保障房等,将其房屋置换迁出。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