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虚假宣传充斥考研培训市场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1日13:09  新闻晚报

  晚报通讯员 徐偲骕记者 钱钰 报道

  “公益”讲座变身课程推销,仅参加过一次命题竟做了十多年的 “命题组成员”……2011年的考研决战钟声即将鸣响,而各辅导机构对于2012届生源的争夺大战早已硝烟弥漫,宣传资料如雪片般飞入学生寝室。 “免费普及考研常识”、“命题教师亲授”等字眼吸引着学生的眼球,然而这些宣传真的可靠吗?为此,记者进行了一番探访。

  公益讲座成推销会

  每到考研季,大量的机构都会进校宣传,讲座海报多设计得夺人眼球,实际却充斥虚假宣传。记者以考生名义前往上海师范大学听了一场某考研培训机构主办的考研知识普及“公益”讲座。宣传单上称“将为考生普及考研常识,帮助您了解什么是考研,怎样选择院校,怎样填报志愿,并赠送考研能量包……”

  记者到现场一听才发现,两个半小时的讲座中,主办方用了近2个小时向同学推介他们名目繁多的课程、报价和开班情况,以及过去的“辉煌”成就,剩下的半小时则用来“贬低”竞争对手,抬高自己。

  “宣传单上说要赠送考研能量包,就是六本该机构编写的复习资料。结果问下来,必须先报名一门课程,并预交50元才能领取,这叫赠送吗?”上海师大新闻传播专业女生小倩气愤地说,一场讲座下来,自己对考研的常识、流程以及如何备考,仍然是云里雾里,所谓的“考研常识普及”俨然成了“课程推销会”,不少学生直呼上当。

  辅导承诺太“大兴”

  近日,大三学生小李前往位于梅陇地区的一家考研机构咨询,先是被要求做一份英语试卷,成绩合格以后,接受工作人员一对一咨询。

  在半小时的咨询时间里,小李向工作人员提出不少问题,如有关目标院校的报录比、难易程度、怎样有针对性复习等,但工作人员始终对此闪烁其词,回避不谈,而是竭力向小李宣传其独创的复习方法和优质服务,并声称有小李想报考院校的专业课历年试卷,而且能为他在核心期刊上代写、代发论文,以提高复试竞争力,每篇5000元。

  小李告诉记者,自己对这所高校的新闻专业做过不少功课,据他所知,该校新闻专业已经有三年未对外公布其考研真题了,“我翻阅过近一年来的新闻传播方面的核心期刊,从未看到过在读本科生发表论文的。 ”小李说,一听到工作人员开出的这些承诺,他就感觉到了“大兴”味道,赶紧逃离了该培训机构。

  师资包装“不靠谱”

  在另一家知名机构的咨询处,工作人员向记者保证,配备所报考院校传播专业研一的学长作为专业课咨询师,并能通过该学长见到导师,了解导师性格脾气爱好和学术专长等信息,以“投其所好”。然而记者调查后却发现,该专业研一的所有学生中,没有人在这家机构从事咨询工作。

  更有甚者,某些机构连续多年的师资介绍一成不变,一位老师哪怕是十年前命过一次题,摇身一变成为命题组成员,挂在师资榜上,招摇过市沿用至今。甚至把阅卷、命题老师的头衔扣在一些根本没有参与过这类工作的老师头上。一些培训机构给某老师冠以某大学教授、博导等职务,而学生通过查证后发现,该校无该老师。

  2008年,教育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考研辅导活动管理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对发布虚假招生简章(广告)骗取钱财或管理混乱,社会影响恶劣的,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要依据《民办教育促进法》责令其限期改正,并予以警告。 ”并对培训机构进入校园张贴广告、考试大纲编写人员参与相关培训等行为明令禁止。但不少考研培训机构对此规定“置若罔闻”。

  对此,相关人士建议,学生在擦亮眼睛的同时,有关部门要加大力度取缔涉嫌虚假宣传的“黑”培训班。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