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稀土博弈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1日13:15  法制晚报

  我限制出口配额 引国际社会争议

  稀土博弈

  “日本欲在废料中找稀土,大量进口中国碎玻璃”,德国经济部长布吕德勒在与副总理李克强会见时企图干涉中国稀土政策,要求“中方不要增加西方获取稀土的困难”,就连韩国也加入到稀土争夺的大战之中……

  2010年12月底,商务部公布了2011年首批稀土出口配额后,稀土之争再度升级。

  作为全球稀土最大生产国,中国这一政策激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在看似简单的数字背后 ,隐藏的是各国保护自身稀缺资源的激烈博弈。

  稀土之问

  为啥不进行自采?

  虽然全球95%-97%的稀土产量来自中国,但中国的稀土储备只占全球的36%。许多国家尽管稀土储量也不少,但出于稀有资源的考虑,这些国家都在国际市场购买,而不愿开采本国的稀土。

  由于中国的稀土价格低廉,美国从1985年就关闭了稀土矿改从中国进口。不过,这些发达国家进口稀土并不是拿来使用,而是用来储备的。英国《金融时报》就指出,日本只用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一进行生产,其余用作战略储备。

  

稀土博弈

  

稀土博弈

  从1988年至今,中国始终在低价出口稀土原料。据商务部的相关数据,中国稀土储量在1996至2009年间大跌37%,只剩2700万吨。而在稀土应用技术上,中国长期被限制在西方国家设置的专利壁垒之外。

  中国应该怎么办?

  中国稀土学会专家指出,中国将通过出口调控、行业整顿和提高准入门槛等措施,改变稀土出口产品附加值低、价格被低估、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

  中国自2006年以来已逐步建立了国家稀土战略,会继续实现可持续稀土政策的目标。套用坊间一句流行语来说,“资源这东西大家都很缺,如果实在需要,那就自力更生吧”。本版文/特稿记者林晨音制图/肖霄协助制图/孔琳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