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拉菲,想说爱你不容易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1日15:35  新民晚报

  英国品酒大师杰西丝·罗宾逊是个猎奇者,对于中国这个新兴经济体和消费人群,她拥有强烈的好奇心。除了品酒师特有的舌头之外,她的眼睛也很敏锐,在上海匆匆停留后,她就总结出了中国成功人士的行为范式:在昂贵的西餐厅里高谈阔论,当然,手里一定要举着1982年份的拉菲。

  如果说这样的生活是很多人的梦,那么,现在应该是梦碎的时候了:“不要说1982年的拉菲了,中国目前市场上的拉菲、小拉菲有90%都是假的。”法国葡萄酒网的刘艺说。

  有新闻为依据。近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里,曝光了全国最大的假红酒产地——河北昌黎,除了拉菲,那儿还出产长城。所有的假酒成本均不到5元,酒精加色素加水,甚至不用一滴葡萄汁,灌装之后再以动辄几千上万的高价销往全国各地——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一个拉菲的空瓶都能卖出上千元了。

  名牌红酒造假在业内早已是一个公开秘密,10年前在青岛就开始出现了。而现在,不光是昌黎,烟台、深圳都有这样的制假窝点存在,市场上卖得好的名酒他们都造。“早前的假酒还能通过条形码鉴别,当时造假者比较业余。现在想要买到真酒,只能依靠可信任的渠道了。”刘艺说,酒庄方面对于中国市场的造假有所耳闻,一直以来也试图在包装上设置些玄机,比如微调某些年份酒的包装颜色,但效果并不好,“一旦一个中国人拿到了一瓶真酒,就会出现一批假酒。”

  如果不是身在中国,很难想象“Lafite”这个名称附着了这么多本意之外的内容。

  拉菲和所有奢侈品没有区别,它们已经跳脱原本属性,在中国特有氛围的浸淫下,有了完全不一样的社会功能。比如,可以成为在饭局上快速判断一个人经济状况的有效方式。挥金如土的致辞:“今晚,让我们喝拉菲就像喝啤酒一样!”次一点的,“整两瓶拉菲”,最不济的会拿着酒单一直在踌躇,看着价格后面的数个零心跳加速。刘艺一般不给客户推荐拉菲,但总有很多直接点名要买拉菲的人。有一个人从她那买了两瓶拉菲,喝了之后问刘艺说,怎么和之前喝的口感不一样?刘艺回答,“那是因为你没喝过真的。”

  这么多有钱人真的喝不出真假?每年大约有40万箱假酒流入市场,中国懂红酒的人还是少,技术稍微高超点的造假者,蒙过这群人的味蕾不是什么难事。而且购买者和品尝者的微妙心理,导致了假名酒这件事儿不太容易在台面上暴露。高价面前,一般来说,大家不敢发表自己的观点,持否定态度的怕被人耻笑不识货,即使真正买到了假酒,为了防止别人说自己土大款、冤大头,亦不会主动承认。

  “至少我身边的朋友现在都是这样了,在他们看来,喝拉菲就是一件特傻的事儿,不懂酒的人才只认拉菲呢。”刘艺说。她给一些成功人士上红酒鉴赏课,让他们从100多块钱的基础红酒喝起,喝酒是一件特别个人化的事,从小学一步步走到大学,这样的积累才能真正找到适合自己的酒。

  拉菲就像是红酒中的茅台,几十年来永远是假多于真,依然年年涨价,依然供不应求。谁都没法断定这个时期还要持续多久,要知道,中国是世界上变化最快的国家,包括口味。20年前喝干邑是最好的享受,拉菲是今天的宠儿,谁知道将来还会流行什么?

  经济观察报(施健子)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