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提高民生保障能力 乌海财政支出半数以上投向民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1日16:24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呼和浩特1月11日消息(记者刘源源 乌海台记者张玉珑)乌海市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提高民生保障能力。2010年,全市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环保、城乡社区事务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占地方财政支出的58%。

  就业是民生之本,和谐之基本。2010年,全市新增就业8856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5500人,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336万元,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建成创业孵化基地6个,成功创业1773人,创业活动对就业的贡献率达到15%。与此同时,乌海市密集推出了一系列养老、医疗、廉租住房、取暖补贴、最低生活保障、救助救济等方面的惠民举措,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教育寄托着每个家庭对未来的期盼,乌海市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全市教育教学环境不断优化。2010年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全面推进;高中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全市高考二本以上上线率达到36%,比自治区平均录取率高出10.5个百分点;制定出台了加快幼儿教育发展政策意见,新建3所标准化幼儿园;新购置一批教育教学设备,职业教育、民族教育和特殊教育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

  乌海市大力促进医疗卫生和科技文化事业健康发展,其中,全市医疗卫生支出重点用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和城乡特困群众医疗救助;科技支出重点保证了新技术推广、信息化建设、农业产业调整和产业化发展;全市文化事业支出重点用于公共文化工程建设和滨水宜居城市创建等。

  在提升城市整体服务功能方面,乌海市实施了三区城际快速通道、京藏高速乌海互通立交桥、机场路改造等一批重点工程;拨付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农区客运等行业补贴资金1470万元;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33139套、240万平方米;环保和生态建设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通过深入推进新一轮“蓝天工程”,海勃湾城区优良天数达到295天,乌达、海南城区分别达到236天和230天。

  乌海市制定实施了城乡一体化居民就业安置、住房、社保、低保、对口帮扶、耕地流转6个配套办法和库区征地、移民安置相关政策,农区居民在就业、住房等方面享受比城市居民更加优惠的待遇。此外,乌海市进一步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发放各类补贴资金1300万元。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