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每户都有"私人医生"沪长宁拟试点家庭医生模式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1日20:57  东方网

  

每户都有"私人医生"沪长宁拟试点家庭医生模式

  图片说明:上海市长宁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11日下午召开十二五专题分组审议

  

每户都有"私人医生"沪长宁拟试点家庭医生模式

  图片说明:1月11日上午,长宁区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

  

每户都有"私人医生"沪长宁拟试点家庭医生模式

  图片说明:朱国萍代表提出“居家养老进楼组”概念

  

每户都有"私人医生"沪长宁拟试点家庭医生模式

  图片说明:长宁区两会现场首次设立“2011年部门预选查询系统”

  东方网记者霍世杰、陈珠还1月11日报道:上海市长宁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八次会议下午举行“十二五”专题审议,首次以“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建设”、“民生”和“城区管理”四个主题进行分组审议。其中,“幸福养老”话题成为代表热议的焦点。

  朱国萍代表:建议“居家养老进楼组”

  在“促进社会民生建设,充分激发城区活力”主题的分组审议会场,来自虹桥街道虹储居委会的朱国萍代表认为,大力发展居家养老是长宁区真正实现“幸福养老”的保证。按有关规定,低保、低收入老年人和月收入低于全市企业养老金平均水平的80岁以上的纯老家庭老年人以及90岁以上老年人,可享受政府补贴的居家养老服务,“但这仅是老年人中的极少数”。

  朱国萍提出了“居家养老进楼组”的概念,“每个楼组或每几个楼组可配备一位提供居家养老服务的工作人员,随时为老人提供服务,产生的费用由政府和享受服务的居民共同支付”。朱国萍向东方网记者介绍,上海市独居、空巢老人总数日渐增多,以虹储小区为例,老人的比例就占到了居民总数的25%,实现幸福养老需要“政府补一点,自己出一点,社会帮一点”。

  区长李耀新:试点全科家庭医生服务

  在1月10日长宁区十四届人大八次会议上,长宁区区长李耀新在区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幸福养老”。长宁区在“十一五”期间,共建成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11个、社区助餐点40个,新增机构养老床位2709张、居家养老对象10600人。其中,2010年新增养老床位811张,新增居家养老服务对象1600人。全区10个街道(镇)全部建成社区“三个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和社区文化中心)。

  李耀新介绍,“十二五”期间,长宁区将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开展家庭医生服务模式试点,每个社区都有全科医生,对所在社区居民的健康进行全程管理,并以老年人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建立“家庭健康伙伴行动”为主题的家庭健康责任制服务模式。

  此外,长宁区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首批试点地区之一,将争创全国“中医治未病”示范区,即对处于“未病”状态的亚健康居民进行及时有效地个性化干预,以区域为单位,建立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