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米东区四部门领导入户座谈 暖心工程“暖”进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2日00:15  亚心网

  亚心网讯(记者 徐娜)1月10日,乌市米东区委下发文件,在该区领导干部中展开“体验民生、温暖民心”行动,米东区区委书记周炳文在当日召开的专题会议上说:“这份文件,是发给领导干部的。米东区600多名副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人手一份。另外,文件要抄送到村一级,全区81个村,村长人手一份。”

米东区四部门领导入户座谈暖心工程“暖”进村

  图为欧阳元发现残疾村民杨凤玲家的冰箱被当作储物柜。亚心网记者 张万德 摄

  记者在此次会议上看到,米东区委给领导干部下发这份文件的同时,还将本网1月7日的报纸作为学习材料一并下发,米东区宣传部负责人表示,晨报当日的报纸用多个版面报道了自治区党委政府及乌市党委政府近期开展“暖心工程”的相关情况,此次米东区委收集600多份晨报下发给全区干部,就是要求干部们认真学习“暖心工程”报道传递出的工作思路,认真践行“群众第一、民生优先”的工作理念。

  “说实话,拿我们区600多名副科级以上的干部为例,上下班大都可以乘坐单位班车,级别更高的干部配有公务车。每天需要乘坐公交车、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的干部是很少。”在会议现场,一位参会人员告诉记者:“我看到文件里写的‘站在群众角度,处在群众位置,吸纳群众意见,赢得群众参与与支持’觉得这的确是我、是每一位领导干部应当时常提醒自己的。”

  此外,会议宣布,当晚,米东区电视台、广播电台将全文播发该文件(米党发[2011]1号),欢迎广大群众监督共同监督。据了解,米东区辖5镇2乡,共辖81个行政村,米东区农民占整个乌鲁木齐市农民的一半。

  1月11日,米东区民政、教育、城建、劳动监察四部门领导带队,到基层单位和基层群众家入户座谈,对入户中发现的民生问题能现场办公的,立即现场解决。米东区区委书记周炳文表示,“暖心工程”从解决交通问题入手,但“群众第一、民生优先”的理念应当辐射到各部门。1月11日,记者跟随米东区四部门领导入户时看到,目前,农村贫困人口过冬用煤、农村学生乘车以及规范小区物业管理、积极组织扫雪方便群众出行等细致的民生问题已经列在了米东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当前的走访调查及下一步计划解决的日程上。

  【记者目击】

  民政局副局长:我们就是帮助你们将国家政策享受足

  右腿,大腿根部以下截肢;离婚后前夫人间蒸发,必须独自抚养女儿;去年查出乳腺癌,要持续接受化疗——对43岁的杨凤玲来说,残障、病痛和生活的压力成了习惯。

  1月11日下午,米东区民政局副局长欧阳元带领工作人员来到米东区芦草沟乡人民庄子村2队村民杨凤玲的家。

  “我挺感谢政府的。”杨凤玲说,她和女儿申请低保四年了,按照农村户籍,母女俩每人每月可领到80元的低保金,逢年过节,民政部门还会来家里慰问。

  “你的孩子几岁了?上学了吗?”欧阳元问杨凤玲。

  “孩子7岁,刚上一年级。还好,现在义务教育免费了,孩子上学负担不重。”杨凤玲说。

  在杨凤玲家的旧写字台上,民政局的干部发现杨凤玲女儿本学期期末考试的试卷,成绩是:语文98,数学99。

  “你女儿上学后,你们领到‘城乡低保对象教育补助’了吗?”欧阳元问。

  “没有。我腿脚不方便,我妈年纪大了,女儿还小,我们都不是很了解政策。”杨凤玲说。

  “城乡低保对象教育补助金,每年是200元。我今天回去就帮你们查资料。如果条件符合我请乡上的干部把补助送到你家里。如果你们过冬有困难,就讲出来,我们一起想办法。”欧阳元说。

  “孩子的校服是115元,这个要自费。那我就用着200元给孩子买校服、买彩笔,谢谢了。”杨凤玲说着,打开冰箱的门,从里面取出画夹子、图画本,说,她的女儿很喜欢画画。

  这时,欧阳元和工作人员才发现,为了省电,杨凤玲早将冰箱停了,现在冰箱当成柜子用,里面放着女儿的画夹、母亲的老花镜、家里的户口本等。

  走出杨凤玲家时,欧阳元对杨凤玲说:“我们民政部门的干部和工作人员,会尽力帮助你、帮助符合条件的群众,将国家的政策享受足。我们还会来,你多保重。”

  教育局副书记:真的希望能为农村的孩子做点儿什么

  “米东区,下辖5镇2乡81个村,中学集中办学后,很农村上的学生集中到乌市105中学就读。家和学校距离比大多数城市的学生远。面对今年的严寒天气,这些孩子们每天上学、放学的交通问题,是我们今天到学校现场办公的主题。”1月11日下午,米东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方惠民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目前,米东区教育部门已经计划将解决学生乘车难问题,形成调研报告递交米东区委。”

  当日下午,方惠民带领教育局干部和工作人员趁课间走访105中学的部门教室,看到经过外墙保温改造和供暖改造,教室内温度暖和。不过当他们和学生们一起乘坐中巴车回家时,发现有的孩子讲,每天上学坐车都需要1块5毛钱的车费,而且因为家里远,孩子们没法赶回家吃午饭,必须在学校食堂吃饭,这样一来,每天吃饭和坐车,至少得要5至8元钱。有的同学家里困难,每天问父母要车钱饭钱有点儿不好意思。

  “孩子们的话童言无忌,我听着心里却很震动。”方惠民说:“学生上学,奔波辛苦。而农村的孩子上学就更辛苦,他们早晨8点就出门,晚上6点才放学,有的孩子还在承担苦难生活带来的压力。我们真的希望能为农村的孩子做点儿什么。”

  据了解,2010年,米东区党委、政府已经拨款改善学生食堂的硬件条件,米东区党委常委董绍明介绍,今年,该区还计划,继续关注老师、学生午餐和乘车的补助问题,并计划由政府出资购置车辆解决学生乘车难问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