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甘肃通渭县干旱超过1年 10万人用水紧张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2日03:22  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持续干旱 通渭10万人缺水吃

  主要水源地锦屏水库来水锐减 县上组织45辆拉水车日夜拉水仍难解困境

  从2009年9月至今,由于持续干旱,通渭县城乡供水主要水源地锦屏水库来水锐减,农村水窖蓄水量严重不足,导致城乡共计10万人吃水困难。虽然当地政府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抗旱,但旱情形势依然非常严峻。

  拉水车24小时不间断

  1月11日上午,记者在通渭县采访时发现,县城及其周边的厂矿企业、建筑施工以及洗浴等高耗水行业已暂停生产营业。一些企业职工告诉记者,现在人吃的水都紧张,根本没有多余的水搞生产。去年12月28日,县城一楼以上基本全部无水可用,最后县上不得不组织了40多台拉水车从几十公里外拉水。目前这些拉水车还在24小时不间断拉水,以解决城区居民的生活用水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通渭县城目前常住人口5万余人,城区供水主要水源地是库容200万立方米的锦屏水库。该水库主要靠7月份以后主汛期的暴雨引发的洪水蓄水。2010年该县年降水量为310.8毫米,比历年偏少20.8%,锦屏水库来水仅77.7万立方米,与近5年平均来水量相比减少了59.8%。

  通渭县水务局副局长尉采珍告诉记者,该县只在去年8月31日有一次形成径流的降雨,蓄水77.7万立方米。目前锦屏水库实际可用水量不足10万立方米,按城区每天正常生活供水2000立方米计算,水库可用水量仅能维持城区5万人1个月左右的生活用水。由于水库水层过浅,目前已全部结冰封冻,无法正常供水,现在城区基本生活用水通过备用水源和拉水补给,县城已经恢复供水。

  城区每天拉水耗资6万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解决日益严峻的饮水困难,当地政府采取了多项应对措施。

  为了度过旱情,当地政府实行了计划定额供水,一些高耗水行业暂停供水,严格控制市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办公用水;在城区设立4个临时供水点,对城区周边平房住户实行集中定点供水。通渭县城区每天正常的生产、生活用水为3500立方米,目前被压缩到了每天1500立方米左右,其中500立方米为紧急启用的城区备用水源提供,其余1000立方米通过车辆拉水解决。

  从2010年12月28日开始,通渭县政府紧急调用45辆拉水车,24小时不间断从碧玉、陇川、寺子等乡镇的4个取水点拉水,拉来的水被注入锦屏水厂山顶临时修建的4座缓冲池,经消毒、净化处理后供县城居民使用。据了解,4个取水点距通渭县城最近的20多公里,最远的70多公里。一吨水运到县城的成本为58元,全县一天拉水所需费用近6万元。

  在拉水抗旱的同时,通渭县政府已经组织专家对县城周边地下水源进行勘察,计划在地下水源地打数口500米深井抽水抗旱。

  生活用水资金缺额大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虽然当地政府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抗旱,但抗旱形势依然非常严峻。由于持续干旱,城区和农村目前已经有10万人发生饮水困难。预计到2月底,通渭县将有14.8万人、6.86万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到6月底,将有33.3万人、19.81万头大牲畜发生饮水困难。

  通渭县水务局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最大的困难还是资金问题。通渭县生活饮用水的紧张局面,一直要到7月份主汛期来临后才可能解决,在此之前,无论启用备用水源,还是打机井抽水,依然有一部分供水需拉水来解决。据他们估算,要全面落实抗旱措施,到2月底,全县城区和农村需拉水22.35万立方米,缺口资金达1896.31万元;至6月底,缺口资金达7285.04万元。

  据通渭县水务局副局长尉采珍介绍,目前为解决通渭县北部农村饮水问题的引洮一期陇通供水工程已经开工建设,县城的供水问题已纳入引洮二期规划。希望上级部门能加快引洮一期陇通供水工程的建设进度,并将通渭县城区供水纳入一期工程,提前实施,从根本上解决城区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文/图 本报首席记者 邢剑扬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缺水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