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沉下去,学会担当(我这五年)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2日04:30  人民网-人民日报

  

沉下去,学会担当(我这五年)

  宋嵩绘

  何村(渤海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我这5年最大的收获,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带领学生扎根大地,社会实践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我是一名大学新闻系教师。一位国家领导人说过,“从事新闻事业,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有责任心,而责任心之来源于对国家和人民深切的了解和深切的热爱。”我对这句话感触颇深。我认为,让学生学会担当责任,比教给他知识还重要。大学教育绝不能局限于象牙塔。

  带着这样的信念,2005年,我带领同学们一起创办了渤海大学大学生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建立了“情系三农”网站。这五年来,我努力克服地方院校的诸多局限,开辟新闻实训战场,在社会实践中培养新闻人才。我带领大学生们走遍了辽宁的各个地市,在广袤的农村田野、社区工厂,开展了20多项三农问题调查,进行了一系列有关“服务社会,关注三农”的特色实践活动。

  为使学生的调查报告能有个发表的地方,我到沈阳、北京四处联系媒体。在沈阳一家媒体,我站在门口向人家介绍我们的想法、我们的努力,最后终于打动了对方,使学生的作品得以发表。

  2006年6月,详尽说明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状况的《农村孩子眼里的城市》、《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状况调查》等调查报告一经媒体刊登,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之后,我又带领学生进行了“农民工生活状况”、“家电下乡情况”、“农村卫生医疗状态”、“农民文化生活”等一系列调查,其中一些还获得各种奖励。根据同学们的社会调查集结成册的《当代大学生三农问题调查》一书也出版了。

  随着我们社会调查影响力的扩大,我的教育理念也得到了更多支持。现在,我们学院已经和锦州的10多家单位合作,建立了新闻实践教学基地。学生们能够更深入广泛地接触社会,并通过新闻采写,关注企业兴衰,了解农村的发展变化,直接参与服务社会工作。

  虽然放弃了很多科研时间,但我觉得很值。作为一名培养新闻人才的大学老师,应努力让学生在“对国家和人民深切了解和深切热爱”的体悟中,学会担当社会责任。

  (本报记者 何勇整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