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郑州第160万辆机动车上牌 最高单日新车入户2246辆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2日05:36  东方今报

  

郑州第160万辆机动车上牌最高单日新车入户2246辆

  昨日,郑州市车管所,第160万辆机动车上牌 记者 张培方 摄

  □今报记者 李蔚/文记者 张培方/图

  “恭喜你,你的车是全郑州市第160万辆。”昨天,一位姓陈的女士到郑州市车管所上牌,得知这个消息,她惊喜不已。可她不知道,3年前,郑州市只有100万辆机动车。单是2010年,全郑州市就有231616辆入户。

  如果把所有机动车车身长按5米的平均值计算,将全市160万辆车毫无缝隙地首尾相连,就是8000公里。目前,郑州市区共有道路737条,合计长度1232.3公里,如果这160万辆车都涌上郑州主城区道路,叠起来能放7层。“车辆增加得这么快,难怪路那么堵。”一位市民感叹。

  ●第160万辆车上牌“豫A1600N”

  昨天,郑州市民陈女士到车管所给自己的白色思域油电混合型轿车上牌,领到的号牌是“豫A1600N”,郑州市车管所车务科科长李宏钦告诉她,她的车是郑州市第160万辆。

  郑州市交巡警支队宣传科科长贾炜给出了一组数据:2010年郑州市共新车入户231616辆,截至2011年1月11日,郑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了160万辆,其中市区机动车保有量达到75万辆。

  加上保守估算的驻郑、探亲访友、旅游等10余万辆外地牌照机动车,几项相加,等于市区每天有85万余辆机动车在行驶、停放。

  如果把去年新增的这23万余辆机动车,按每辆车5米的长度首尾相连进行摆放,能排出1150公里远的距离。“还好,郑州市的道路都不是一条机动车道。”贾炜调侃了一句。

  据车管所提供的数据,2007年郑州市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郑州市机动车的增长速度,从建国开始到100万辆整整用了58年时间,而从100万辆到160万辆,却用了短短的3年时间。

  2010年郑州市每天增长的机动车平均达1000余辆,最高一天达到2246辆,按照这个增长

  速度,用不了两年时间,

  郑州市的机动车保有量

  将突破200万辆大关。

  ●2010年郑州新增驾驶员25万人

  对于郑州市如此猛增的机动车数量,不少车主早已知情。那么,这种增速,与周围其他城市相比是个什么概念呢?

  不妨来看下面一组数据:

  截至2005年1月1日,郑州市机动车保有量为764312辆;

  截至 2006年 1月 1日为887918辆;

  截至 2007年 1月 1日为979384辆;

  截至 2008年 1月 1日为1081397辆;

  截至 2009年 1月 1日为1195106辆;

  截至 2010年 1月 1日为1367489辆。

  我们再对比一下郑州周边同等省会城市的机动车保有量:

  截至2010年8月31日,武汉市第100万辆机动车登记上牌;

  截至2010年10月,西安市机动车达到110余万辆;

  截至2010年9月底,济南机动车保有量达到118万余辆;

  截至2010年2月10日沈阳市机动车总数突破100万辆。

  通过以上数字对比,很容易看出,郑州市的机动车增长速度平均高于全国同等省会城市。另外,2010年全年郑州市新增驾驶员252328人,使目前驾驶员总数达到了1736949人。

  2006年郑州市机动车驾驶员总数突破百万,郑州市驾驶员数量从建国开始到100万人,用了整整57年时间,从2006年至今又新增驾驶员736949人,才用了短短的4年时间。

  ●郑州目前至少还缺10万个停车位

  “郑州市目前建成区总面积是326平方公里。其中,二环路以内面积约60.52平方公里,三环路以内面积约为147.5平方公里。

  郑州市区共有道路737条,合计长度1232.3公里。其中,快速路16条,长度177.4公里;主干道109条,长度551.4公里;次干道170条,长度213.2公里;支路442条,长度290.3公里。如果按照一条机动车道计算,仅是去年上牌的23万辆机动车,就可以排满郑州市区全部道路。”郑州市车管所车务科科长李宏钦说。

  眼下,郑州市区道路网密度为4.8公里/平方公里,道路面积率为9.7%,人均道路面积为5.7平方米。

  而按照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一等水平的标准,道路网密度要达到7.0公里/平方公里以上,道路面积率要达到15%以上,人均道路面积至少为11平方米以上。

  郑州市区道路面积为19.95平方公里,比西安36.38平方公里、杭州28.95平方公里分别低45.2%和31.1%。也就是说,郑州远远低于标准水平。

  有了车就需要停车,虽然目前市区有停车场2563个,停车位139066个,但按照一等评价标准缺口还约有10万个。

  ●160万辆车 1天能排放3000吨尾气

  “目前全国约1/5的城市大气污染严重,机动车排放成为部分大中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日前,来自环保部科技标准司的一则消息再一次引起了人们对于汽车尾气的关注。那么,160万辆汽车将会对大气造成怎样的压力和污染呢?

  按照每辆车每年行驶10000公里、每百公里耗油10升计算,市区机动车每年将耗油16亿升。根据网上提供的碳排放计算器[开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千克)=油耗升数×0.785]来计算,上述燃油燃烧,每年将会产生温室气体(主要为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约126万吨,平均一天超3000吨。如果这些车辆每天都在路上同时“奔跑”,其后果可想而知。

  一位环保人士告诉记者,一辆经济型轿车,它以正常速度行驶100公里使用5至6升油就够用了,而在交通拥堵的情况下,汽车边走边停,则至少要使用8至9升油,这表明,交通越是拥堵,汽车排放的尾气越多。

  而尾气增加,大气中的悬浮物就增加,能见度降低,从而导致司机观察道路状况的难度增加,而降低了道路畅通程度。

  此外,汽车尾气成分非常复杂,其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这些污染物会对人体健康产生直接危害。

  房子限购 车子要不要也限购

  □今报记者 李蔚/文首席记者 张晓冬/图

  1月5日,郑州 市 新 车 入 户1196辆;1月6日,新车入户1536辆;1月11日,仍有新车入户1599辆,而在去年最多的一天,新车入户竟高达2246辆。

  1月11日,郑州市迎来了第160万辆新车入户,面对城市道路的现状,如此猛增的机动车,无疑给交管部门、司机、市民都带来了各种压力。

  每年汽车对空气造成的污染、城市道路通行不畅、新手过多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不少市民对此表示担心和恐惧,如何解决道路与车辆的矛盾,有没有办法缓解交通拥堵?来听听大家的说法和建议。

  ●车辆增加是必然 新手太多很危险

  我认为郑州市机动车增加是必然趋势,这我倒认为合情合理,老百姓有钱了,政府又出台了一些好的政策,买车对国家经济起到了推进作用,所以,车辆增加没什么。

  可让我担心的是,现在新的驾驶人员也在逐年递增,这个数字很可怕,汽车数量多了,顶多是道路上行驶缓慢一些,可新手多了那就是另一个概念了。

  新手开车不熟练,缺乏驾驶经验,一些刚拿到驾驶证,或刚买新车的驾驶员,总以为缓慢驾驶就能保证行车安全,于是在车后粘贴“新手上路请多关照”“实习”“车辆磨合”等字样的车贴,慢悠悠在道路上行驶,造成道路车速缓慢,这无疑更加重了郑州市道路的拥堵程度。

  我觉得新车增加不是最严重的问题,新驾驶员增加才是真正的严重问题。交巡警应该让新驾驶员或新买车的司机,提前掌握交通标志标线,熟悉道路交通通行方式,以免给郑州添堵。 赵婕(小学老师)

  ●鼓励市民低碳出行 继续发掘停车场

  郑州的道路我很熟悉,哪条路好走、哪条路堵我在心里都一清二楚。

  如果汽车数量在没有控制的前提下,充分发掘停车位,防止机动车乱停乱放,对疏导交通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结合绿地、河道、学校、高架桥下空地,由政府出资、建设和管理一批停车场库,尤其是将学校操场利用起来,在操场下建地下车库;“错时停车”制度也将从机关单位扩大到企业及其他单位。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建设停车场,老旧小区倡导建立体停车库,新规划小区要提高停车位的配套标准;并积极研究解决住宅小区空置停车泊位“只卖不租”的问题。

  李玲玲(公司老板)

  ●可根据区域 适当收取交通拥堵费

  郑州市道路拥堵情况尽人皆知,尽管交巡警在全力疏导交通,尽管道路在不断扩宽,高架桥下穿隧道都在马不停蹄地建设,但郑州市的交通畅通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与此同时,国内不少城市都在探讨收取交通拥堵费,借以缓解城市交通。

  如2010年12月份,重庆为了治理交通拥堵,就开始收取交通拥堵费用;2010年12月13日,“北京市治理交通拥堵措施征求意见稿”中明确将合理调控小客车增长数量、必要时重点路段高峰时段实施单双号限行、择机收取拥堵费等措施。

  既然这么多城市都认为,城市道路拥堵,可以在合适的时候,收取道路拥堵费用,郑州市是否也可以采取这些城市的做法,收取相应的道路拥堵费用呢?

  比如说金水路、花园路、二七路、经三路、农业路等,如果在高峰期间,空车驶入这些主干道,就可以向司机收取交通拥堵费用,采取这样的方法来限制车辆进入主干道,甚至还可以将不同路段划分不同区域,根据不同区域的车流情况,来收取高低不同的交通拥堵费,这样对于缓解郑州市交通拥堵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丁莹(医院护士)

  ●限制车辆上牌或者限制私家车数量

  从某种程度上讲,北京的今天就是郑州的明天。郑州的城区面积远远比不过北京,但北京的交通已经到了不采取措施彻底走不动的地步,我们也应该未雨绸缪。

  郑州现在最好还是从根源采取措施,像北京那样限制购车数量,像上海那样,提高上牌的门槛,像韩国、日本等国家一样,买车便宜养车贵的做法,以此来降低市民购买车辆的热情。

  郑州市现在给一辆机动车入户仅仅需要120元钱,买辆车非常轻而易举地就上牌了,那市民购买新车入户的热情当然高涨了,如果像上海那样,一辆车上牌就好几万,郑州市估计每天会减少一半的新车入户。

  另外,像北京那样,限制购车数量,一个家庭只允许拥有一辆汽车,这样来控制汽车的数量,当然在采取这种措施的同时,郑州市还需要有更加完善的公共交通来作为配套措施。 “实话实说”(网友)

  ●借鉴北京经验 提高中心城区停车费

  据我所知,深圳机动车保有量突破160万辆的时候,深圳加快发展智能交通系统,为市民出行提供全程智能交通服务。

  但智能交通需要的是一个系列

  的过程。

  其实,郑州市真正拥

  堵的地方多是在二七商圈、郑州火车站等繁华区域。其实,市民都有一种心理,就是如果我停车,哪里收费便宜我就往哪里停,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掏钱而不愿意多走两步的。

  像二七广场的北京华联停车场,因为收费便宜,所以那个停车场经常都停得满满当当。同样,虽然火车站也是车水马龙,机动车数量并不比二七商圈的少,但那里就不会因为停车而造成交通拥堵,因为那里停车收费很昂贵,这就会让一些想开车进火车站的司机掂量掂量。

  我觉得要想解决拥堵问题,可以借鉴北京,将郑州市也根据车流量划分区域,根据区域的不同,来对停放的机动车进行收费,费用提高,过来的车自然就少了,这样无疑会从一定程度上缓解道路的交通拥堵情况。 王建生(出租车司机)

  ■ 外地经验

  ●北京首提“控制数量”

  2010年10月30日,北京市规划委负责人表示,北京正在总体研究如何改善交通问题,其中也包括备受关注的机动车数量迅速增长等问题,在控制机动车的数量方面“肯定会有措施”。这是北京市官员首次公开如此表态。此前,“限车令”也曾被多次提及。“不限制拥有,但引导合理使用”,是这两年北京市官方的主流表态。

  ●江苏 “限制私家车数量”

  江苏省去年也传出“限制私家车过快发展”的消息。2010年10月27日,江苏省领导指出,城市机动车的增长速度总会超过道路的增长速度,因此要完善调控政策,实行“区域差别化”的小客车发展政策。该省住建厅负责人则透露,研究出台限制私家车过快发展、增加私家车在城市的出行成本等措施。

  ●成都拟限每天241辆

  四川成都,机动车保有量突破240万大关,2010年4月,该市控制机动车增长总量政策举行听证。在收取外籍车入城通行次费等前提下,中心城区拟采取“专段号牌+免费摇号上牌+限制外地车进城”三种方式,对机动车数量增长进行控制,拟定日均入户限值为241辆。

  ●上海车牌竞拍

  上海是我国内地唯一实行车牌竞拍的城市。据2010年10月23日媒体报道:上海车主要花4万多元获得一个牌照,但他们享受到的待遇却是一再在道路上堵车。

  该市每月拍卖近8000个牌照。9月份,这为市政府带来了3亿元的收入。

  据称将用来升级交通条件,但由于汽车行业的极快增长,其作用甚微。官员说,该制度是暂时性的,但没有给出终止的时间表。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