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绝大多数家长支持孩子“行万里路”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2日06:16  燕赵晚报

  本报记者 谢鑫名 牛家林

  实习生 刘曼

  往日报道:

  北新街小学近百学生参加冬令营,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安全表示反对;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寒假出去锻炼锻炼,却苦寻不到好的组织机构。(详见本报1月10日A5版相关报道)。

  最新进展:

  绝大多数家长

  支持“行万里路”

  接连两天,共有19位家长通过本报热线关注此事,其中18位家长表示支持孩子“走万里路”。不过也有一位家长认为,学生过早接触社会,很可能见到不合适的现象,希望孩子有辨别是非能力时再走“路”也不迟。

  给本报打来电话的张女士介绍,她有一个11岁的儿子,春节前自己和丈夫都很忙,没时间照顾孩子。“如果孩子与同伴出去活动,不仅解放了父母,更重要的是,与陌生孩子处在一起能增长沟通的能力。”

  郝女士的孩子上五年级,看到本报报道,她和丈夫开始认真地讨论,最终夫妻俩达成共识,孩子离开父母参加冬令营确实令人担心,但不能因此就盲目放弃让孩子自立的机会,“因噎废食要不得。”

  还有很多父母认为,溺爱的家庭培养不出坚强自立的孩子。“孩子们更需要走出去面对现实,这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韩先生的女儿只有6岁,但他表示,即使幼儿园组织冬令营他也将义无反顾地把女儿送过去。

  郝女士坚定地说:“我觉得‘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要改一改,应该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一里路’。”

  上辅导班太多

  孩子说“头疼”

  一位家长表示,锻炼孩子靠一个冬令营可不行,还要他们参加各种活动和社会实践,让他们在各种环境中锻炼能力。“如今在寒暑假假期,多数家长都把孩子捆在各种辅导班中,假期都成了孩子的负担。”这位家长说,她家的孩子去辅导班回来就说头疼,也不爱和父母说话,后来了解到,孩子根本就不喜欢所学的课程。这位家长最终认识到,如果让他们接触社会,也许他们会发现自己真正的兴趣,最终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教育工作者:组织活动应有监管机制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个人非常支持孩子们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到外面走一走。”裕华区教育局教育科的于宏伟科长表示,“但安全问题还是我们考虑最多的。”

  于科长希望一些有资质的正规机构或者旅行社,多组织一些冬、夏令营活动,同时相关部门能够出台更加细致的监管机制和安全保障措施,“万一出了问题,可以及时追究责任,也有利于吸取教训。”

  “我觉得游览名胜古迹,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增长见识、拓宽思路。游历山水之后的孩子们写出的作文,通常也更生动、活泼。”于科长说,他们也一直在探索更多有利于中小学生的户外实践活动,“不能让孩子们宝贵的假期都窝在家里,或是被辅导班占据。”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