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店招统一 如何做到既个性又符合市容需要

  近日,市民张先生给成都商报打来热线称,电信路进行店招整治后,有的店招确实比以前时尚好看了,但有的店招在统一的颜色和字体下,显得缺乏文化和个性,部分红蓝搭配的店招有点丑。此前,有商家对三圣街黑底白字的店招也表示了不满。

  目前全市正在进行的店招整治,源于前年底市城管局出台的《成都市招牌设置规范》和去年4月下发的《成都市中心城区招牌设置管理办法》。《办法》称将用两年时间完成主街干道、重点地段与中小街道商招店招整治工作。中心城区的招牌设置将实行分类统一设计规划,一楼一款,一店一招,同一建筑和街道的商招店招要求色彩应相互协调。当时相关负责人曾表示,大同下允许小异,具体设计方案和安装也由街办按具体情况落实。

  店招整治是好事,可以使街道变得整洁美观。眼下,在推进店招整治工作中,街办具体落实的工作是如何开展的?市民和商家有什么反映?近日,记者对此进行了走访。

  三圣街 黑白招牌已被撤下

  本报去年12月28日曾报道,在锦江区三圣街,工作人员逐个店铺换店招,不过商家对新店招不满意,个别商家甚至拒绝挂这种店招。原来,合江亭街道办通过招投标方式请来的专业公司设计的新店招是黑底白字的,商家觉得有点像挽联,看起来不吉利。昨天下午成都商报记者在三圣街看到,那些黑底白字的招牌已被撤下。

  街办回应 两套新方案让商家自由选

  负责三圣街店招的合江亭街办城管科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商家集体反对,他们已决定撤下原来的设计方案。该负责人表示,黑白店招是请广告公司做的,看到设计图后他们觉得比较新潮比较现代,效果还不错,没想到商家不买账。现在,街办又联系了广告公司,设计出两套以红色和黄色为底色的新方案,“这次会广泛征集商家意见,让商家自由选择”。

  滨江东路 店招生动精致 商家满意

  随着滨江路的整体改造,滨江东路店铺的店招也都进行了整治与更换。在这里,成都商报记者发现了更为生动和细致的处理。

  虽然店招统一整治过,但只是大小、规格一致,各家店铺的字体、颜色、材质还是百花齐放,甚至部分店招上还设计了代表店铺特色的图案,非常有趣,这使蛋糕房、修车行、消防用品专卖店、杂货店等各具特色。

  在消防用品专卖店上,除了文字外,新店招比原店招还多了两个图案———灭火器和消防员剪影。旁边的杂货店则画了一个货篮子,而修车行招牌上有交叉的两把扳手……“确实比较生动,一看就晓得我们是卖啥子的了。”消防用品店店主说,店招整治大约从两三个月前开始,“比较满意,有个性还很生动,那些图都不是我们设计的,他们(街办)比较用心吧。”此外,在滨江东路上也有一部分符合要求的店招被保留了下来,并没有一刀切。

  电信路 蓝底红字 有人嫌丑

  电信路是最早开始试点店招整治的街道,从前年开始,街道办就对一些比较“脏乱差”的店面分批进行了整治,选用蓝底配红字的统一店招。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看到,一排七八家整治过的店铺,有近一半重新做了店招。只有兴隆装饰店和旁边的房产公司、首饰加工点和床上用品店还保留了统一店招,只有床上用品店老板认为将就,“不觉得丑”。

  挂着特色店招的布鞋店老板说,他们是在整治后才来电信路开店的,做招牌时有公司统一的风格和格式,街办的蓝配红不适合自己店,所以没选。“蓝配红,没有美感。”装饰店老板称,他不喜欢现在的招牌,只不过是免费的,自己就留着了。他还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整治时城管确实询问过大家的意见,但不知为啥好像没有采纳,只是登记了店名,设计方案也没有给商家看。

  街办回应

  对新店铺

  不强制统一店招

  负责电信路的玉林街办雷主任表示,当时电信路针对“形象整治”进行了招标,找了一家专业的广告公司设计方案。蓝底红字也是专业意见,而且当时大家也没多大意见。至于商家提出的要求没有被采纳,是因为街办考虑到要统一、规范,所以还是按方案执行的。而新来的店铺,如果自己做的店招整洁、符合规范的话,他们也没有去强制统一。

  祠堂街 古香古色 但颜色有点单调

  祠堂街街口有家良丰食品店,李大姐在这里工作已20多年了。刚来这里时,祠堂街是一条不起眼的小街。原来店前有一块竖立的大理石招牌,店名直接刻在石头上,年代有多久远连她都说不清。2005年整治时,她原本想把这块大理石的招牌保留下来,不过,不知什么时候,这块招牌被砸碎了。

  昨天成都商报记者发现,街道上13家店都使用了深咖啡色木板做店招底子,显得古色古香。但招牌上的字,12家都是电脑打印的,字体大小和颜色完全统一,唯一一家手写体招牌是老板拓下来的,底色和字的颜色仍和周围统一。这使得商家多少有点不满意。

  “不让改颜色啊,以前我们就想改,结果街办都没同意。”燃具店老板说,他们也觉得统一的材质和颜色不显眼,食品店、面店和燃具店的招牌没有个性,本来他经营的燃具有公司统一的店招,但在祠堂街也只能放弃。

  街办回应 颜色要符合规定 不能轻易改

  负责祠堂街的汪家拐街办城管中队队长称,2005年对祠堂街改造时,具体施工是找的施工队,至于大理石招牌,不排除是施工人员施工不当、粗心造成的。不过,该负责人表示,如果放在现在,绝对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什么事情都要和商家协商好,签名后,我们才敢动。”该负责人说,店招色彩上,由于要符合相关规定,所以不能轻易改变。

  成都商报记者 严薇 王越 摄影 王天志 卢祥龙

  庆云北街

  白底红字 商家说将就

  庆云北街的店招是前年整治的。白底红字,字体与大小几乎完全一致。饭店、药店、理发店,外表如此相似,实在不算显眼。旁边的落虹桥街也是如此。开中药店的张女士表示,整治招牌时她也同意了的,但后来发现店招字太小,颜色单调,顾客很难注意到商家的经营性质,想自己做呢,又规定材料与字体必须统一,所以只好放弃。成都商报记者发现,街两边22家店铺,有11家还保留了白底红字的统一店招。

  街办回应

  当时资金有限 材质较低端

  书院街办城管科负责人表示,由于属于较早整治的区域,当时资金有限,所以材质不能和现在才整治的路段相比,比较低端。他还表示,设计方案是向商家征求过意见的,最后定下的白底红字也是出于大众化的考虑。至于商家反映的字体太小的问题,他们主要是考虑到如果字太大,而招牌面积又太小,会“不太协调”。

  拨86613333-1

  让店招更靓

  今年,将有更多的街道被纳入店招整治中。店招整治是好事,可以让城市更美观、整洁,但在整治中,如何保留个性又符合市容需要?您所在的街道店招是否整治过、整治效果您满意吗?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方案?对于店招,您有任何想法都可以拨打本报热线86613333-1发表高见。让我们一起来使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更加美丽漂亮。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