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70多年前的警察 草绳当皮带

  1928年,成都有了真正意义的市政府。上世纪30年代的成都警察,帮人贴广告“拉赞助”……

  成都商报记者昨日获悉,成都市政府地方志办目前编撰完成了《成都市志·政府志》《成都市志·大事记》(古蜀—1989),省政府同意交付出版。据悉,《成都市志·政府志》是成都第一部最完整、最系统记载从清朝到1989年期间,成都市政府、政情发展的志书。

  70多年前

  警察穷得帮人贴广告办装备

  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编撰处处长黄友良介绍,他们委托省社会科学院2006年开始编撰《成都市志·政府志》,历时5年,查阅了大量的档案、文献资料,最终编撰而成。全书主要介绍成都从清代开始,一直到当代的政权变化、施政情况、历任官员等史实。目前,这本志书已交付印刷厂印刷,即将正式出版。

  《成都市志·政府志》写明,在清代并没有“成都市”的概念,当时叫做成都府。成都府管辖13个州县,包括崇庆州、简州(现为简阳)、汉州(现为广汉)及成都县、华阳县、双流、温江、新繁等地。

  “一直到1928年,成都才成为市,也才有了成都市政府。”黄友良说,当时开始仿效西方行政体制,对政区设置有一个大的调整,规定省会所在地都应设市,“成都市”就在这种情况下诞生了。在《成都市志·政府志》里,那时的成都只是西部一个偏僻城市,经济地位并不高;比起之前的成都府,其管辖范围也小多了,只包括成都县和华阳县,相当于现在的金牛区、武侯区、锦江区及成华区加起来的面积。当时的成都市政府行政体系也非常简单,市政府下面只设了建设、民政、财政、教育四个科。

  “为什么当时行政部门设置得那么简单,因为当时市政府很穷,根本没有税收来源。”黄友良介绍,当时四川军阀混战,掌握兵权并征收赋税,而政府根本收不到税,甚至连组建警察局的钱都不够。为了警察局的装备,当时的市政府还和一位做万金油生意的南洋富商合作,让警察上街义务帮其贴万金油广告,这位南洋富商则赞助警察局买服装买装备。

  “当时的警察有多穷?政府甚至出公告,禁止警察在衣服外系草绳。”黄友良说,那时很多警察买不起皮带,只能系一根草绳了事。由于没有财力,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市政设施建设,民政方面也只能做一些救灾方面的工作,很多社会事务都由一些民间组织承担,那时的市政府最主要的职能就是维持社会治安。

  新中国成立之初

  管经济的部门最庞大

  新中国成立后,成都市的政府机构增加了。黄友良介绍,《成都市志·政府志》记载得非常详细。由于建国后实行计划经济,单独运行的行业都收归政府来管。因此,当时管经济的部门最庞大:管重工业的有重工业局,管轻工业的有轻工业局,管流通的有商业局,管物资的有物资局……之后,一些局还细分出去,包括机械局、冶金局等。不过,在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后,政府管经济的部门就大大压缩了。黄友良说,和几十年前相比,现在的政府职能更多强调了社会事务和公共服务。

  《成都市志·政府志》还记载,1983年以前,温江是和成都平级的。黄友良说,1983年以后,成都与温江合并,当时是希望让城市带动乡村发展。后来,成都的金牛区、东城区及西城区,改成了锦江、青羊、武侯、成华和金牛。那时候,金牛区属郊区,东城、西城则属城区。当时,城区与郊区发展严重不同步,需要“重新切大饼”,让城区带动农村发展。

  “这本《成都市志·政府志》,是第一本最系统、最完整反映成都政区和政府变化发展的志书。”黄友良说,这本书相当于为普通市民普及地方政府政治变迁的历史,是非常珍贵的史料。成都商报记者 赵倩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