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招聘“荒诞剧”为何频频上演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2日08:34  深圳特区报

  

招聘“荒诞剧”为何频频上演
漫画:颜庆雄

  近段时间以来,一些地方的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被曝为干部子女“量身定做”招聘条件,甚至发生“老子招聘儿子”“在读学生拿事业编制”这样的咄咄怪事,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质疑,被网友形象地喻为“一个萝卜一个坑”的“萝卜招聘”。

  专家认为,“萝卜招聘”赤裸裸地践踏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给社会结构、社会心理和社会风气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对于此类事件,仅有道歉和改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依法依规、严肃问责到每一个徇私舞弊者。

  招聘“荒诞剧”频频上演

  2010年12月底,一份名为《请求安排子女工作的报告》的文件在网上流传,报告人为湖南省冷水江市人事局长曹长清。报告请求该市市委、市政府领导“将儿子安排到市财政局工作”。报告上还附有冷水江市委书记刘小龙、市长何志光、常务副市长陈伟志的亲笔批示,同意并安排了报告事项。调查显示,曹长清的儿子是常州大学本科生,2011年才毕业,但冷水江市编办已同意将其录用至事业单位冷水江市财政工资统发中心。

  近期,全国还有多个地方也相继被发现“萝卜招聘”事件。记者调查发现,湖南省武冈市卫生系统2009年以来以“人才调动”“双向选择”等方式,免试招进了一批工作人员,不少人是单位领导干部的直系亲属。

  在湖南省怀化市鹤城区的“2010年乡财所和社区招聘简章”中,报名条件中有“父母有一方或双方在鹤城区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等三项,被舆论指是为了照顾“官二代”。

  而在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事业单位招聘中,招考部门限定徽州区户籍才有资格报考,29名入围面试者中有7名领导干部子女。

  日前,安徽省巢湖市居巢区在2010年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只允许本区籍生源或父母一方在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考生报名。

  2009年7月,广东省东源县法院院长徐周定主持法院党组会议,同意不经考试就招录自己的儿子徐行为工勤人员。

  ……

  推倒重来:是“挡箭牌”还是“障眼法”?

  专家分析认为,近期发现的多起“萝卜招聘”事件,当地党委政府虽然都做了事后补救和处置,但是最要紧的是问责到底、问责到人。重新招聘等做法不能成为“免责挡箭牌”,更不能是“问责障眼法”。

  其一,到底向谁问责?华东政法大学教授、行政法学专家邹荣举例说,在冷水江市的“在读学生进事业编制”事件中,直接操办的市编办等单位工作人员固然有责任,而且纪检、监察部门已经在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但是,作出亲笔批示的市委、市政府领导是否也是违反了规章制度,是否也是“相关责任人员”?

  其二,“推倒重来”是否掩盖责任?邹荣表示,在多起“萝卜招聘”事件中,事情一旦被曝光,相关责任部门就倾向于取消原先已经进行的招聘,更改规则后从头再来。邹荣说,“‘推倒重来’千万不能成为障眼法,把前面的‘暗箱操作’也都一笔勾销。”

  其三,必须重视细节这个“魔鬼”。“为什么大多发生在事业单位招聘?为什么大多在面试环节捣鬼?”邹荣解释说,相较比较规范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招考没有全国统一的法律规定,各地各部门的自由度更大,更容易在这方面出台“土政策”,把事业单位当“自留地”。

  治理招聘腐败:“不缺制度缺执行”

  湖南省委党校教授王学杰表示,“内部人控制”导致招聘异化,利用权力等照顾少数几个人的利益,伤害了社会的公平公正,伤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也必然伤害政府的公信力,并导致社会阶层出现“固化”倾向。

  顾骏教授则对记者表示,多起“萝卜招聘”事件本身是坏事,但是能够被网络和媒体曝光是好事。“不是说以前就没有这种事,而是现在人们可以监督的手段更多了。”顾骏说,“与此同时,我们不能片面依赖事后曝光,毕竟这些只是冰山一角,而且都有‘迟到的遗憾’。预防和惩戒‘萝卜招聘’,关键还是要靠制度保障和执行。政府的权威来自信任,而信任来自尊重制度。”

  (据新华社北京1月11日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