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2日09:17  辽一网-华商晨报

  鼓励创业当老板 实现收入明显增加

  规划精读:在坚持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基本制度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调整政府、企业、居民的收入分配关系。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者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

  扩大农民增收幅度。坚持增加收入和“减少农民”并举。提高城市居民收入水平。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机制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推动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完善工资指导线制度,逐步完善最低工资增长制度,切实增加劳动者收入。完善落实公务员津贴补贴政策,推进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明显提高低收入居民及部分特殊群体的收入水平。

  解读:2006年~2010年的五年内,沈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20.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3%,居民钱袋每年的增幅均落后于政府腰包。

  辽宁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广林介绍,2010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也未能达到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这为今后5年辽宁在提高居民收入方面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那么,未来五年靠什么增收?王广林表示,目前,我省民营经济发展水平不高,要想提高人均收入,很大一部分取决于财产收入、经营收入的提高。现在,我省企业数量较少,每年增长不到20%,未来还有待于大幅增加,也就是让更多的人成为经营者、创业者、投资者,这样经济结构才能更趋合理。过去我们强调“就业”,也就是“打工”,而未来五年,就需要强调创业,鼓励人们当老板。还要调动农民创业的积极性,支持返乡农民工创业,扶持城市大学生创业,鼓励有专利、有发明的科技人员创业。

  努力让2015年的沈阳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倍增。

  逐步实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

  规划精读:逐步实行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进一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实现跨省可接续。做好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新农合三项制度的衔接工作。

  建立实施农民工医疗工伤综合保险,继续推进各类企业特别是高风险企业、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进城务工人员参加工伤保险。完善工伤认定制度和劳动能力鉴定制度,探索工伤补偿与工伤预防、工伤康复相结合的有效途径,逐步建立工伤预防和康复制度。

  解读:沈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沈阳市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业务经办规则》,凡在沈阳市参加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单位仍旧实行“双基数”的缴费方式。也就是说,在职参保职工以应发工资总额为缴费基数,其中单位按缴费基数的18%、个人按缴费基数的8%;单位按参保离退休职工的统筹项目内的离退休费、丧葬费、抚恤金、遗属生活补助费之和的40%缴纳养老保险费。

  目前,离休人员的养老金实现了社会化发放,不需要与单位效益挂钩,直接将养老金全额打到工资卡上。但是目前退休人员还仍然需要与单位效益挂钩。

  2009年,国家在五省市实行了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试点。试点成果如何,是否会推广,尚未确定。

  实施新课程改革 开展小班化教学试点

  规划精读:逐步实现农村每个乡镇、城市每个街道至少有一所公办幼儿园。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95%以上。

  到2015年完成新一轮标准化建设。支持区县(市)政府统一掌握、统一调配区域内教育资源,实现区域内学校校舍、设备、校长和教师配置均等化。适时提高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推进优质学校以兼并、办分校或委托管理等方式与区域内薄弱学校或新建居住区配套学校开展合作办学,实现区域内优质学校合理布局。

  到2015年,全部公办普通高中实现标准化。实施新课程改革,开展小班化教学试点。推进特色学校和特色学科建设,在省示范高中建立骨干教师学科培训基地,实现学科全覆盖。积极创建6~8所国家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

  扩大电子病历范围 实施“一卡通”医联工程

  规划精读:建设东北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改革公立医院补偿机制,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减轻群众看病负担。改革公立医院运行机制,健全公立医院监管机制。

  以电子病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重点,整合现有信息化资源,实施居民“一卡通”医联工程。实现检查、检验结果共享;改造服务流程,方便群众看病,合理降低医疗成本和提高效率;制定分级诊疗标准,完善县医院与城市对口支援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基本形成智能、惠民、便民、快捷的医药卫生公共服务信息化体系。

  解读:沈阳市卫生局局长王一兵介绍,实施居民“一卡通”医联工程,其实就是在电子病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基础上来进行,重要的是通过电子化、信息化整合现有的信息,实现资源共享。沈阳实行电子病历及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范围将扩大,以确保居民“一卡通”医联工程的实施。

  王一兵解释,在实施居民“一卡通”医联工程后,居民到医院看病,医生就可以通过系统直接调出患者以前的诊疗信息。

  据介绍,目前在沈阳的城市居民中,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达到69.3%,农村的达到40.5%。沈阳比较大型的公立医院目前已实行电子病历制度。

  王一兵介绍,下一步沈阳市将在“十二五”期间推动网络会诊。

  本组稿件由本报记者 房延彦 常旭 采写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