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汽车团购” 旧貌换新颜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2日09:57  内蒙古晨报

  □本报记者 张立新

  “汽车团购”经过了近10年的发展已不再“年轻”,经过了平淡——冷清——全盛——不温不火,发展到今天, 又被人们重新拾起,并且开始团购出了“新花样”。

  “汽车团购”在转型

  “这是一个合理的购买渠道,也是商家、消费者均能获利的营销方法。”据了解,有90%的消费者支持这一团购行为。他们认为,通过团购,消费者能获得以往不可能得到的折扣,是值得的。此外,团购没有太高的门槛,组织者也不需要太多的投入,攒上几个人,就可以和经销商甚至厂家砍价。

  据了解,价格一直是“汽车团购”的“杀手锏”。“我买的这辆车就是通过团购购买的,与单辆购买相比,价格上优惠了5000元。虽说对于近8万元的家轿而言优惠幅度不算大,不过,已经很满意了。”车主刘欣就是以团购的形式购买的第二辆车。记者从经销商那里了解到,在呼市通常某一款车的购买人数达到5人的时候就已符合了团购的基本标准。但是,对于这样的好事却有专家曾预言,如果有一天市场上的车价与消费者的心理期待值相近,团购就没人捧场了。

  不过,只要有降价的区间,虽说车价与消费者的心理期待值相接近,依旧不乏“团购”现象。但是,有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团购不可盲目,一定要选好“领头羊”。此外,团购不应只停留在与经销商杀价上,而应要其承诺更多的服务,这符合汽车业发展的规律。近几年,我国的汽车业开始从“卖汽车”向“卖服务”转型。而不断完善服务也是商家现如今所努力的方向,既然消费者的“汽车团购”要求正日渐转向服务型,对于这样的“团购”经销商是欢迎的。所以说,“汽车团购”不会随着车价不断下降而寿终正寝。

  “汽车团购 ”会继续

  据了解, “汽车团购 ”作为一种新的销售模式,起源于2002年初,在2004年达到全盛时期;自2005年,“汽车团购”便一直不温不火。

  2002年是中国汽车市场全面启动的第一年,整个车市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消费者完全处于弱势的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受到住房团购的启发,消费者开始自发地通过网络聚集到一起进行团体消费,来捍卫自己的权益,也有跟经销商抗衡的味道。作为一种全新的模式,在刚开始时,不同的车商应对时方式不一,有认同的、有抵触的。所以,这时的红火具有局限性。

  随着车商的日趋成熟、整个车市供不应求的大环境一直没改变,供应方对这种模式的抵触越来越强;加上车友不理性、漫天要价,而且属于自发性质的,不够团结,这种模式很快就处于半死状态。

  经过了一阶段的冷清后,“汽车团购”终于在沉默中再度爆发。2004年“汽车团购”开始受到车商的普遍欢迎。但是,“汽车团购”中开始掺杂了更多的东西——团购的组织者悄然换成了中介商。车商出于卖车的迫切性,会给中介组织一定的好处费。到了2009年,团购的“价差”已经不大,中介商也失去了存活的可能。今天,团购组织者多数是网络媒体本身——为了凝聚人气而亲自操刀。

  综观“汽车团购”发展历程,无论是辉煌时还是冷清时,消费者从中还是得到了该有的好处;而另一方面,经销商虽说有时获利微薄,但毕竟与一辆车也卖不出比起来还是赚了。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所以说,“汽车团购”还应继续。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