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黑豆腐”唱主角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2日09:57  内蒙古晨报

  节日食品市场卫生状况调查

  News

  □本报记者 甄海霞

  市场上多是“黑豆腐”

  1月9日早8时半,呼市中山里早市,人很多,地上污水混着油腻、菜叶。

  早市市场上,有4家豆腐摊,白豆腐放在黄褐色的案板上,用一块发黑的布包裹着。

  豆腐价钱大多是2.5元/斤,问到来源,摊主们都说是自己做的。

  呼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监督科孟姓工作人员说,呼市目前有3家正规的豆制品加工点,还有两家规模比较大的,目前正在申办之中。市场上销售的大多数都是黑作坊生产的豆腐。这些豆腐最终通过市场进入市民的餐桌。同时,在集贸市场、豆制品销售点中,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质量检验报告单等俱全的不多。源头、销售运输中二次污染让豆腐的卫生安全状况令人担忧。

  “正规豆腐”进退两难

  1月9日,维多利时代城超市一楼豆制品柜台前,放着“天豆”豆腐,却鲜有人问津。

  呼市天豆食品厂总经理刘柱表示,正规豆腐厂家生产的豆腐由于成本的原因价格偏贵,销量一般。现在呼市市场上的豆腐黑作坊很多,他们大多是用豆饼在做豆腐,最后漂白,老百姓吃了这种豆腐,对身体非常不好。

  家住呼市附件厂附近的王大妈说,菜市场豆腐价格比附近超市的便宜。家住东瓦窑菜市场的王大爷说,菜市场上的豆腐价格便宜,平时自己图个方便省事,就在附近的豆腐摊上随便一买了事。

  呼市一家超市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超市豆腐相对菜市场是贵,但质量绝对放心。很多顾客只图便宜,完全忘记了这些劣质豆腐带来的健康问题。但因价格因素,小摊贩的豆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超市豆腐的销量。

  隐蔽性大难追查

  呼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执法人员告诉记者,自从国家规定食品安全实行分段管理后,食品的流通领域则由工商部门负责监管;食品生产加工等领域,由质监部门负责监管。

  记者从呼市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了解到,从2009年开始,就没有对呼市市场上的豆腐坊发放过卫生许可证。

  呼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监督科孟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呼市豆腐“黑作坊”均租用民房或利用自己的居住房进行生产。白天卖豆腐,夜间搞生产,隐蔽性大,难以追查。呼市城郊范围较大,为不合格的生产作坊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下一步呼市质监局将深入食品和消费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小作坊开展大检查。坚决依法查处卫生条件恶劣、滥用食品添加剂、存在严重质量隐患、不符合许可条件和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加工单位。对涉嫌质量违法的,采取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查封和扣押有证据证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直至吊销生产许可证;违法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部门进行处理等措施。确保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食品和消费品质量安全问题。

  ←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