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两会的给力声音 越多越好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2日10:12  生活新报

  本报评论员 龙敏飞

  在昨日下午召开的昆明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分组讨论中,昆明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应永生参加了盘龙区代表团第一组的讨论,并就“党员、干部作风,招投标违纪违规,公车改革”三大问题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我们的作风不是抓得太多,是抓得还不够”、“将那些不法商人逐出昆明”、“公车改革是从政治上保护你们的形象”……这些话语,的确很“给力”:一方面,这些言论评价的内容,是当下云南最热门的话题,也是老百姓最关注的时事热点;另一方面,则是这些言论本身很有分量,能够在发出时令人感到痛快,亦能在发出后引人深思。而这些言论,来自昆明的“两会”,来自市纪委书记应永生,这多少让市民对“两会”有了一些新的期待。

  如此“两会”言论,市民肯定喜闻乐见,最起码点燃了对新政策与新措施的期待;媒体也乐意看到,可以记录下这些话,作为行使舆论监督职能的一次契机;而社会更高兴见到这样的情境,最起码让“两会”不至于“年年岁岁花相似”,到头来只是“岁岁年年人不同”;而一个真正为民众谋福利的政府,也肯定乐意看到这样的局面,因为这样的言论,对促进政府工作的开展,对净化政府内部的风气,对改进政府工作职能,都有着积极意义。

  我们欣喜地看到“给力”的言论,因为这是一种良性的互动,有代表提出“给力”的言论了,必然会掀起一波舆论热潮,所谓真理愈辩愈明,在讨论中总能发现思想的真知。当然,必须承认,这在目前,还只是一种“两会氛围”。

  之前的两会,是“你说,或者不说,两会总在那里”;而后的两会,为了回应舆论的质疑,炒红了许多“炮手”,他们或言辞犀利,或建言荒诞不经,两会依然没能成为公众的福音,但随着炮手打开了两会的“话匣子”,两会上一些真知灼见也渐渐显露出来。这次昆明“两会”,显然有了不少理性的声音,有了不少关注民生关注热点的声音,譬如爱心卡的继续争辩、给献血者放假或发补助、低碳城市等观念,都是这样的一种写照。

  如今的两会,无论是会内还是会外,都是那么热闹。而热闹的背后,反映的是平常不怎么热闹,两会的热闹就源于很多委员敢说,能放开说。只要是真知灼见,为何平常不说不表达呢?这当然跟“两会”的特殊氛围相关,但其实,我们生活在这个现实中,每天都有可能遇到一些问题,也可能遭遇一些不公,不可能都要累积到“两会”时才讨论吧?因而,我们更希望天天看到两会这种“给力”的氛围,除此之外,这些“给力”的言论,不能只是一支安慰剂,而应真正落实到位,这才是“两会”最终的功效。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