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体育总局推动各地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2日10:47  中国广播网

  中广网北京1月12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目前制约群众健身的瓶颈是老百姓身边的体育场馆不足,记者在北京召开的全国体育局长会议上了解到,国家体育总局会同教育部门和地方政府,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全国具备开放条件学校的总体开放率已达到三分之一。详细情况我们连线中央台记者张庶卓。

  主持人: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全民健身条例明确规定公办学校应当积极创造条件,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目前看开放的进展情况怎么样?

  记者:首先介绍一下背景,我国体育人口只有28%,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不小差距,群众体育基础薄弱体育设施严重不足是重要原因之一。刚刚主持人说到的全国具备开放条件学校的总体开放率达到1/3,实际上这个数字是非常笼统的,也很含糊,也就是说已经开放的学校是周末开放还是每天课余后都向社会开放,是某个场地开放还是学校的全部场地都开放?举个例子,广东东莞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已经试点两年了,在实际推广当中困难重重,不少原定为试点的学校,早在试点结束前就已经由于各种原因暂停对外开放了,全民健身条例是2009年10月1号正式颁布实施的,应该说学校体育设施开放的进度和力度都不尽人意的。

  主持人:学校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既可以满足周边群众健身的需求,又可以让学校空置的设施发挥一些效用,但是现在看来遇到一些障碍主要是什么,我们有什么办法解决呢?

  记者:目前主要问题是地方政府不重视,它没有像抓经济那样重视老百姓的健身需求,其次是安全和费用的问题,比如说开放以后,学校的环境不再单一了,如何保障学校师生的安全,谁来保证到学校健身的公众的运动安全?有的校方就担心了,学校里锻炼如果出了事责任该由谁来负?校园体育设施对外开放要投入相应的人力、物力,设备损耗、维修等管理的费用,如何适度的收费,如果不解决好这些后顾之忧,学校不情愿开放体育设施,解决的办法只有相关部门严格贯彻全民健身条例,明确责任,拿出具体的措施,加大投入,包括财政、保险等等来解决学校的具体困难。

  我介绍一下日本的做法看是不是值得参考一下。日本利用社会力量组建社区体育俱乐部,在课余和假期学校的体育场地是由社区体育俱乐部来经营维护,校方仅向俱乐部派出代表,由于这个学校体育场地的开放是为了满足普通居民的健身需求,没有盈利的目的,所以俱乐部工作人员的工作性质是带有志愿者的色彩,所以政府或者某些社会团体通常会给予俱乐部一定的经济支持,这是日本的做法。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全民健身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