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鲁推进农村新住房建设 让百万农户共享发展成果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2日11:20  中国政府网

      新华社济南1月12日电(记者 罗博)山东省加快“百万农户建新房”工程建设,去年全省农房建设新启动整村改造建设在建和完工126万户,危房改造完成25万户,大规模推进的农村新住房建设让上百万农户共享发展成果。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山东农村面貌虽然日新月异,但全省城乡差异仍然很大,还有80多万农民居住在破旧危房中,路灯、排水、垃圾收集、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薄弱。为此,2009年初,山东省全面启动了农村住房建设危房改造工程。

      记者日前走进济宁市汶上县杨店乡滨湖社区王振产家中,屋内太阳能、自来水、液晶电视、电话等一应俱全,屋外是修剪整齐的草坪和绿树。而两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养猪场,一到夏天臭气熏天,如今成了花园式社区。

      除了农户居住的环境大大改善外,社区配套与原来也是天壤之别。王振产说,过去由于村子多居住分散,农村书屋、卫生院等档次比较低,而新型社区里都有高标准的社区配套服务中心,包括服务大厅、办公室、党员活动室等在内的一厅九室,另外学校、幼儿园、社会化的商业、餐饮、娱乐场所也都统一规划配套建设。

      滨湖社区只是山东近两年来推进农村住房建设和危房改造的一个缩影。早在2009年,山东省省长姜大明就表示,山东将用3年时间,每年新建农房75万户,力争达到100万户;用5年时间基本完成山东省8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其中山东半岛经济条件较好的8市3年内基本完成,山东其余9个市5年内基本完成。

      姜大明同时提出,山东省将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每年投资100亿元以上,统筹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用5年时间使山东省农村道路由“村村通”向网络化、“村内通”延伸,村庄基本实现“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

      农房建设与危房改造涉及千家万户,触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如果不围绕群众意愿来开展,就会适得其反。因此在推进过程中,山东始终坚持“拆不拆,建不建,怎么建,要由群众说了算”、“好不好,快与慢,群众参与看着干”。

      记者在一份肥城市湖屯镇前兴隆村新村建设实施方案上看到,从旧房拆迁方案及补偿方式、拆迁办法与时间、户型、价格与抓阄分配等都有详细说明。村党支部书记贾爱云说,拆旧房建新区要经过民主表决,全村至少三分之二以上成员讨论通过后,在经建设、规划等部门同意,最后才能上报审查批准。

      为了尽可能地减轻农户负担,山东省规定,城镇村民安置房一律免收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等行政事业性收费;城市规划区外的农房建设项目,实行行政事业性费用“零收费”,经营服务性收费减半收取。同时,财政部门还多方筹措资金支持各地农房建设。

      仅去年,山东全省对城中村、城边村就减免基础设施配套费44.7亿元,全省各市、县用于农房建设的财政支出达37亿元,同时山东还整合各类涉农资金20.5亿元支持新型社区基础设施配套等,有效破解了这一民生工程面临的瓶颈问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