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两岸交往2011年经济转文化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2日12:48  法制晚报

  国台办: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机制 符合现实需求和期待 专家认为——

  两岸交往2011年经济转文化

  今天上午,在国台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范丽青表示,推动建立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机制,符合两岸文化交流发展的现实需求与期待。学者推断

  2011年两岸交流“经济转文化”

  在此前,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元旦新年致辞,两岸炎黄子孙应该透过深度交流,增进了解,培养互信,逐步消除歧见,在中华文化智慧的指引下,为中华民族走出一条康庄大道。

  马英九的这段谈话内容,被台湾学者推断为两岸关系很可能在2011年内“由经济转文化”。

  国台办回应

  文化交流 符合两岸现实需求

  今天上午,范丽青表示,开展两岸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对于加深两岸人民的相互理解,密切两岸同胞的感情,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范丽青说:“推动建立两岸文化交流与合作的机制,符合两岸文化交流发展的现实需求与期待。我们希望双方能够积极协商,积极地为协商和签署两岸文化交流协议创造有利的条件。”

  2010年,文化部部长蔡武多次表示,要推动两岸文化交流制度化,努力构建两岸交流机制,希望两岸尽快商签文化交流协议。

  有分析认为,文化交流将会成为海协会和海基会2011年的工作重点之一,极有可能被列入议程甚至签署文化交流协议。

  2011年两岸交流领域可能由经济转文化,国台办释放积极信息,表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机制符合两岸的现实需求和期待。

  专家分析

  经济密切 应在文化方面交流

  中国社科院台研所资深研究员李家泉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分析,目前两岸经济交流的机制化已经建立,在经济交流上会越来越密切。

  李家泉说:“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对两岸人民都能带来福祉,而且这一趋势在2011年得到延续。”

  本着先易后难、先经后政、循序渐进的原则,李家泉认为,接下来,两岸应该在文化、教育以及思想领域深入交流。

  经济文化形成合力 才能谈政治

  “一方面,经济利益的纽带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另一方面两岸在思想意识上进行交流,这两个方面形成一种合力之后,才有可能开始政治议题的商谈。”

  李家泉表示,这也符合两岸交流从经贸到文化教育再到政治军事领域的发展规律。

  2010年两岸退役将领互访逐渐频繁,在军事方面两岸民间交流开始试水。但李家泉表示,军事交流的进展离不开政治氛围,脱离政治氛围单独走出一条路是不可能的。“军事是政治形势的一部分,所以目前两岸军事交流进展会非常缓慢,不能寄托太多期望。”

  文/记者郭媛丹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