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五年内,朝将对美构成直接威胁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2日13:04  新闻晚报

  □晚报记者 杨美萍

  正在中国进行访问的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11日警告称,5年内,朝鲜将有能力发射可以打击美国本土的洲际弹道导弹,再加上朝鲜一直拒绝停止核试验,该国“正在成为对美国构成直接威胁的国家”。

  不至于马上构成威胁

  《纽约时报》报道称,盖茨的话反映了美国情报部门和他本人对朝鲜最新的评估,美方担心自己一直低估了朝鲜核武器和远程导弹开发技术的发展速度。

  报道指出,盖茨是在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会面后一小时之际作出上述表示的,因此,他这番话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是想让中国方面相信,奥巴马政府已经不再仅仅将朝鲜视为东北亚地区令人担忧的对象。奥巴马政府一直在向中国施压,希望中方能说服朝鲜弃核。

  一位美国对朝政策官员说:“就像中国常说的,他们有他们的核心利益和需要应对的威胁,我们也有。 ”

  盖茨对媒体记者说,他担心在较短的时间内,朝鲜将继续同时进行核实验和洲际弹道导弹试射,这意味着有关方面更有必要对朝鲜施压,如果朝鲜再次对韩国做出类似炮击延坪岛的挑衅行动的话,那此必要性也进一步提高。

  盖茨说:“我们认为,这是一个需要真正关心的情况,当务之急是回到谈判轨道上来。 ”

  尽管如此,盖茨还表示,他估计朝鲜的实力有限,5年内,朝鲜只能开发出少量的洲际弹道导弹。

  他说:“我认为朝鲜还不至于马上对美国构成威胁。 ”

  美对朝鲜定位发生改变

  盖茨此言并不是美政府在估计朝鲜何时有能力发射洲际核导弹时第一次提到明确的时间范围。美国方面在这一问题上已经进行了超过十年的争论,早在担任小布什政府第一任国防部长前,拉姆斯菲尔德就已经对朝鲜的导弹威胁进行了长期的研究。虽然此前,美国方面很少将这一 “时间表”具体化,但2009年,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副主席詹姆斯·卡特赖特曾说,朝鲜的导弹将在三年内打到美国。

  《纽约时报》称,盖茨的言论显示了奥巴马政府对朝鲜的定位已经发生了转变。此前,美国一直认为朝鲜首先是在武器扩散方面构成了威胁。美方一致担心朝鲜可能将其现有的导弹和核设施出售给其他国家,如伊朗。 《纽约时报》的报道称,朝鲜和伊朗、叙利亚和巴基斯坦等国在导弹交易方面有很长的历史,朝方甚至为叙利亚建立核反应堆提供了技术支持。该核反应堆已经于2007年9月被以色列发动空袭摧毁。

  但是盖茨这次将重点转移到朝鲜何时有能力直接把“枪口”对准美国这一点上,可见对朝鲜的威胁定位进一步提高。

  美国方面已经在阿拉斯加的格瑞里堡设立了导弹防御系统,针对的就是朝鲜可能对美国发起的小规模攻击。

  专家质疑盖茨预测误导人

  不过,专家们却对盖茨的预测持怀疑态度,认为这种判断缺乏事实根据。

  美国军控协会高级研究员克雷格·迪尔曼指出,盖茨关于朝鲜的预测“有一点误导人”。

  他说:“朝鲜在测试远程导弹方面的计划很少,而且往往以失败告终。 ”

  他还指出,真正威胁美国本土的是装有核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其他专家坚信,朝鲜不具有将核弹小型化的能力,所以更不可能将核弹头安装在洲际弹道导弹上。

  朝鲜近年来一直在尝试制造远程导弹,2006年的一次测试仅维持几秒钟便失败。虽然在两年前,朝鲜的“大浦洞-2号”在空中停留的时间有所延长,但仍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纽约时报》则指出,盖茨的“五年”估计暗示,朝鲜可能已经克服了武器开发技术上最大的难关,生产出了可搭载在导弹上的核弹头。报道称,进行地下核试验相对简单,朝鲜在2006年和2009年已经先后两次实施,但要生产够轻够小又够稳定的核弹头却复杂得多。报道还称,目前还不清楚朝鲜是否是从伊朗方面得到了设计核弹头的技术。

  提出谈判最具体要求

  盖茨称,朝鲜必须停止核试验和导弹发射试验,美国才会考虑重回国际谈判桌前。

  盖茨称,他在和胡锦涛会谈中提到了朝鲜展示 “原意采取具体行动的诚意”的重要性。他说:“光说是不够的,朝鲜有必要采取具体行动,显示他们确实原意进行谈判和履行弃核承诺的诚意。 ”

  朝鲜方面日前呼吁恢复六方会谈,美方则称,在朝鲜拿出诚意之前,不准备和朝鲜展开谈判。盖茨当天呼吁朝鲜宣布并切实中止核试验和导弹发射试验。这可谓是奥巴马政府对朝鲜提出的最具体的要求。

  美国官员希望中国能帮助缓解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盖茨称,他在北京传达的信息是,半岛局势已经得到改变。盖茨称,上月,中国成功说服朝鲜,对韩国进行的一系列军事演习保持克制,他对此表示赞赏。

  胡锦涛将于下周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盖茨称,美国总统奥巴马将与胡锦涛探讨朝鲜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事情。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