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2010年我国气候异常 未来加快现代气候业务建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2日14:10  中国政府网

      新华社广州1月12日电(记者 张辛欣)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在12日举行的全国气象局长会上说,2010年我国气候极为异常,极端高温和强降水事件发生之频繁、强度之强、范围之广历史罕见。中国气象局将加快现代气候业务建设,2015年,月、季节气候预测准确率将提高3%至5%。

      会上发布的《中国气候公报》显示,2010年全年降水偏多,旱涝灾害交替发生,高温日数创历史新高,极端高温和强降水事件发生之频繁、强度之强、范围之广历史罕见,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为本世纪以来之最。

      数据显示,2010年年降水量681毫米,比常年偏多11.1%,为1961年以来第二多,年暴雨日数比常年偏多21.5%,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0.7摄氏度。

      气象及其次生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0亿元,因灾死亡4800多人,气象灾害属于偏重年份。

      从2010年全国气象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统计来看,暴雨洪涝和干旱为主要气象灾害,受灾面积分别占气象灾害总受灾面积的41%和38%,低温冷冻和雪灾以及风雹灾害均占气象灾害总受灾面积的10%。对交通设施和交通运营的不利影响为近十年来最重。

      宋连春表示,2010年我国天气气候异常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的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的转换。拉尼娜的快速发生发展,对我国2010年夏秋及冬季的气候及台风活动产生了重要影响;二是极地大气环流的异常调整,这使得极地冷空气不断扩散南下,强烈影响中高纬度的国家和地区;三是6月至8月,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为强大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导致我国华南、江南、江淮、东北和西北东部的暴雨洪涝;四是全球气候变化是极端事件增多、增强的大趋势使得过去几十年一遇的极端事件更为频繁地出现。

      尽管气候变化是逐步的、渐进的,但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却是突然的、急剧的,极端气候给人类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气候和气候变化问题越来越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全球性问题。中国气象局2011年已明确了现代气候业务的发展目标,加快现代气候业务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力争到2015年,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掌握核心技术、科技支撑有力、基本满足国内国际服务需求的现代气候业务,实现气候和气候变化影响定量评估,气候风险管理业务能力显著提升,基本建立针对月、季内极端强降水、强降温等事件的预测和关键农事、重大活动期间的气候预测业务。月、季节气候预测准确率提高3%至5%。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