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四面埋“福” 真金白银改善民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2日16:55  华龙网-重庆商报

  

四面埋“福”真金白银改善民生
陈杰 首席记者 钟志兵 摄
四面埋“福”真金白银改善民生
代小红(资料图片)
四面埋“福”真金白银改善民生
裴智记者 张路桥 摄
四面埋“福”真金白银改善民生
何平记者 刘嵩 摄

  西大门

  荣昌县县委书记陈杰:

  5年后幸福指数超90%

  昨日,市人大代表、荣昌县县委书记陈杰接受本报专访时谈到,荣昌将在民生导向理念下,以三大市场培育发力,倡导人人创业当老板,起航“十二五”,要让海棠花变成“幸福”花。

  黄金地段打造儿童公园

  “过去一年,荣昌百姓幸福指数,提高了5个百分点,达到77%。这77%的幸福指数,可以说是用17亿元真金白银换来的。”陈杰说,对民生投入,荣昌强调给老百姓实打实的好处。

  陈杰说,去年,荣昌财政对民生的投入,占了全年财政收入的61%。

  荣昌县城濑溪河半岛,有一块全城最好的地块,去年重新调整规划,投入3500万,建占地80亩的儿童公园。陈杰说,“若将这块地招拍挂,财政收入至少增加2亿元,但为了让百姓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值得!”

  但是地方财政收入并没有因“舍弃”这笔收入受损,相反出现跨越式增长——去年,荣昌地方财政收入,历史性地突破了3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110%。

  1000个微企让1万人就业

  陈杰说,荣昌“十二五”规划中,除对应“五个重庆”提出“五个荣昌”,还增加了“幸福荣昌”。近年来,荣昌摒弃非议,搞“海棠公主”等海选活动,力推“香国海棠”这张牌,其目的除了提升城市人文特色外,还有一个原因便是,以花为媒,向外界传达“幸福荣昌”的目标。

  陈杰说,今年荣昌决心培育和扶持1000个微型企业,解决一万人就业。

  “十二五”末,荣昌县将率先实现城乡差距2.1:1的目标。

  陈杰说,将通过更大的民生投入,做强民富经济、缩小差距,幸福指数将以每年增加5个百分点的速度推进,到“十二五”末,荣昌县幸福指数将达到90%以上。 记者 聂飞

  南大门

  秀山县县委书记代小红:

  五年投136亿改善民生

  昨日,两会间隙,市人大代表、秀山县县委书记代小红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未来5年,我们用于改善民生的投入将达136亿元。”

  17所寄宿校关爱留守儿童

  目前,秀山大约有2.6万名留守儿童,近一半的孩子有在学校住宿的需求。去年,秀山已经建成了2所寄宿制小学,代小红说,“5年内,秀山要建成17所,凡是有需要的留守儿童就可以提供住宿”。

  “老有所养”是指将实现80%的老人集中供养。“秀山有5300多名五保老人、空巢老人。”代小红说,目前,全县有敬老院24个、五保家园29个,集中入住1477人,集中入住率28%。五年内,秀山将建成敬老院32个。

  未来5年,秀山的医疗条件也将极大改善。目前,秀山最好的医院仅为二级乙等。今后,县城将建成达到全市一流标准的三甲医院一所以及一所二甲医院,32个乡镇全部建成中心医院。269个村也将有标准化的卫生室,村民们再也不用步行几个小时到镇上看病抓药了。

  2800套公租房让“困有所居”

  5年内,秀山将建成公租房2800套,解决住房困难;发展1400家微型企业,以支持“两翼”农民万元增收的行业为主,解决2.3万残疾人的就业问题。今年,秀山土鸡将出栏1000万只,“十二五”期间达3000万只,将带动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代小红说,没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政府也会通过低保、社保等来解决其生活困难问题,实现“贫有所济”。记者 杨玥

  北大门

  城口县县委书记裴智:

  城口明年4小时到主城

  谈及改变民生,市人大代表、城口县县委书记裴智说,今年重点抓四大方面,其中一个方面是青少年的民生:让城口约2万名学生,每天都吃上免费的“城口山地鸡蛋”。

  “蛋奶计划”惠及2万学生

  裴智说,在改变民生方面,他们今年要做的一个方面是,让青少年有更好的生活、学习条件。

  去年,城口开始实施“蛋奶计划”:全县约2万名学生,每人每天都将吃上一个山地鸡蛋。仅此一项,该县今年将投入至少800万元。前不久,该县的山地鸡在拍卖时,能飞行数十米。裴智据此笑称,2万学生吃的蛋,是“山地鸡蛋”,品质很好。

  除了关爱青少年,该县的低收入群体也将得到更大的政府帮助。裴智说,对于县里的零就业家庭,他们将提供技能培训,培训结束后帮忙找工作,政府也将提供一些公共服务岗位;该县将全年保障贫困人群的温饱,不漏掉一户。

  裴智还说,今年,该县发动全县外出务工农民购买意外伤害保险,政府补贴30元,农民自己出20元,发生意外伤害,最高赔偿可达数万元。该县还将治理数百处滑坡,让1233户、共计5284人居住更安全。

  打破瓶颈明年4小时进城

  城口是我市唯一没通高速路的县。现在从城口到重庆,需要约8小时。

  裴智表示,交通不便,是制约城口经济发展的瓶颈,目前这个瓶颈正在打破:一条连接万源的道路正在打通。其宽12米,两车道,概算25亿元,由于桥隧太多,估计修好要花28亿至30亿元。

  “预计明年底,这条路将修通。”裴智说,届时,从城口到重庆,经万源,走高速路,只需4小时。

  记者 聂超

  东大门

  巫山县县长何平:

  红叶富民 穷山变金山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10日,市人大代表、巫山县县长何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巫山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一个重要的内容是,改变“靠山吃山”的“吃法”。过去的巫山,是穷山、荒山,而今的巫山,正变金山、宝山。

  发展种植养殖荒山变宝山

  何平说,巫山90%以上的土地,都是山地。农民住在山里,靠种粮食维持生计,日子穷苦。如今,农民“吃山”有了新“吃法”。何平说,该县正通过林下养鸡、山中养羊,山地栽金银花、魔芋、种植蔬菜等,来充实农民的腰包。

  何平掰指掐算:目前全县已种5万亩金银花,到2012年,将发展到10万亩,每亩收益约为3000~5000元;林下养出的鸡,肉味鲜美,每斤卖到12~515元,农民可大赚钱。

  发展红叶旅游穷山变金山

  除了发展种植、养殖业外,巫山靠山吃山,还有另一种“吃法”。

  按何平的话说,巫山的自然景观是“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三峡红叶,四季云雨”。他说,巫山红叶约有10万亩,过去这些美丽的红叶没能发挥经济效益。而今,这些红叶引来观赏者无数,政府正大力发展旅游,红叶带来的“眼球经济”,让老百姓赚钱,从而改善民生。巫山已通高速路,旅游瓶颈已打破。去年红叶节期间,旅游收入1.58亿元。

  何平说,去年,农民人均收入近4300元,该县今年的目标是:农民在去年的基础上增收25%。他预计,今年,将有上万农民进城买房居住,提高生活品质。记者聂超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