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宁海,车间“搬”进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2日16:57  浙江日报

  记者 童颖骏

  见习记者 李倩 报道组 周武军

  本报宁海1月11日电 春节临近,部分农民工提前返乡。正当不少企业出现用工荒时,宁海三宁防护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锡权却很淡定。因为他近段时间已把车间从城关“搬”进力洋镇平岩村、前横村、王家村等村,就地招工130多人。“在城里办厂,六七十人的规模,厂房年租金22万元。现在车间搬进村里,租金只要两三万元。”他说。

  在前横村,记者见到了徐锡权的外贸车间。这里生产出口防护背心,工人是清一色的农村妇女,年轻的30来岁,年纪最大的70多岁。车间生产涉及缝纫、拷边、剪线头等6道并不复杂的工序,生产过程无污染。上个月,31名女工中,3000元以上收入的有5人,2000元以上的5人,1000元以上的13人。35岁的村民叶海亚说,车间进村很受欢迎,这里做工时间灵活,不耽误农活和家务,又有不少收入。

  在力洋镇海头村,手套龙头企业宁波百富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也将几个车间从城里搬到了偏远乡村。“我们基本采取自动化生产,但贴标签、包装等流程仍需大量人工。”“富田”业务经理潘丹央介绍,他们在海头村招了60多名女工,工人回家吃饭、住在家里,企业办食堂、租房子的成本全免了。

  “最近一段时间,少则七八人,多则几十人的外贸加工点在农村悄然兴起,并且迅速增加。”县农办主任应校军说,工序简单、无污染的车间化整为零进村,不失为应对用工荒、促进农民增收的办法之一。

  目前,宁海县已有5000多名农村妇女在村里就近务工,分布在260多个缝纫、文具装配等加工点。“每个农村加工点都要派技术人员去指导,政府通过设立服务机构,帮助农民提高操作技能,扩大用工半径。”县委书记王剑侯告诉记者,今年县里将投入2000万元用于农民培训。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