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做优发展空间 做大中心城市 做强县域经济 加强生态建设 着力改善民生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2日16:58  沈阳网-沈阳日报

  报告鼓舞士气 任务目标务实

  顾春明代表:报告主题鲜明,主线突出,文字简练,实事求是,通篇体现了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在回顾过去一年工作的同时,注重用事实和数据说话,既充分体现了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要求,又完全符合沈阳市实际,全面反映了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和沈阳特点。去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沈阳市紧紧围绕“双五千亿”目标,继续保持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不仅全面完成了当年的各项指标,而且圆满完成了“十一五”各项任务。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沈阳市也迎来了重大机遇叠加期,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报告精神,科学安排今年工作,特别是在调结构、优环境、惠民生等方面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还要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为实现“十二五”高起点开局,全面完成“五大任务”、加快实现“十二五”时期“三大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汪涛代表:政府工作报告站位高远、重点突出、符合实际,对“十一五”及去年工作的总结客观全面、实事求是,提出的“十二五”时期目标任务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对今年工作的部署目标明确、措施具体,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是一个求真务实、提振士气的报告,我感觉整个报告具有四大亮点:一是结构调整效果显现,二是发展空间更加优化,三是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四是工作安排衔接到位。

  保证“十二五”开门红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杨亚洲代表:会议的胜利召开使我们的奋斗目标更加明确,发展思路更加清晰。2010年东陵区(浑南新区)坚持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牢固树立了“又好又快、求变求新”的理念,统全局、增总量、优结构、转方式,保持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十一五”完美收官,创造了一批增长点和新亮点。2011年,东陵区(浑南新区)将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建设新城区、发展新产业、打造新农村“三大任务”,以“迎全运”为核心,以“抓高新”为龙头,以“惠民生”为根本,以“新机制”为动力,全面完成“十二五”开局之年的各项任务,推动大浑南地区又好又快发展。

  王大壮代表:“十一五”期间,沈化集团抓住中央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契机,先后投资55亿元,建成投产了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大化工项目,在2010年实现了百亿企业集团的目标。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世界首套50万吨CPP制乙烯装置的建成投产,作为国家级示范项目,开创了中国乙烯生产的新途径,获得了国家的认可和支持。“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尽全力做好CPP装置的挖潜增效工作。从今年起对这套装置进行合理改造,最大限度地发挥装置的潜能,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开工效益。在完善CPP工艺技术以及落实原料来源的基础上,把现有CPP装置扩大到150万吨/年的规模,预计总投资100亿元,年销售收入将增加到150亿元。2011年,沈化集团的目标是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120亿元,为“十二五”期间沈阳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王开军代表: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繁荣、和谐、富民、强区”新大东建设“两年上台阶”的起步之年。我们要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全力推进全区“汽车强区、三产富区、科技兴区”三大战略重点,围绕做优发展空间,积极推进二环以北以汽车城开发为主导的新城建设,不断做强汽车产业;围绕做大中心城市,持续提升以东中街商业区为龙头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水平;围绕加强生态建设,努力在公共服务、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生态环境等四个方面实现提升;围绕着力改善民生,大力实施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促进就业、和谐社区、群众文体、教育强区、医疗惠民、文明创建等八大工程;与此同时,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和安全生产工作,全力维护全区的安全稳定。总之,我们要通过开拓创新、扎实有效的工作,全面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不断加快新大东建设步伐,为全面实现全市“三大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阎石代表:2010年,皇姑区全力聚焦“双五千亿”的决策部署,紧紧抓住行政区划调整的契机,扎实推进调结构、优环境、惠民生等重点工作,继续保持了加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2011年,皇姑区将按照市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和本次人代会确定的总体目标,突出做好“抓项目促调整、抓环境促提升、抓民生促和谐”等重点工作,以增量带动结构调整,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以发展保障民生改善,实现经济社会加速发展。在主要经济指标安排上,皇姑区将确保“两个不低于”,即不低于全市平均增长速度、不低于五城区平均增长速度。地区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达到36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16%,达到485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13%,达到31.64亿元。为了确保目标的实现,2011年皇姑区将加大招商力度,推进项目建设;推进“三个优先”,优化产业结构;坚持建管并举,建设宜居城区;注重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落实基层工作法,加强软环境建设。

  刘震代表:东药集团作为沈阳生物医药产业的代表性企业,目前正抢抓沈阳市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难得机遇,谋划企业新的发展蓝图。建议沈阳市加快建立生物医药产业战略联盟,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壮大奠定良好基础。

  建设国家生态市 构筑和谐新沈阳

  茅一平代表: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11年沈阳新的发展目标,围绕“调结构,优环境,惠民生”明确了任务,阐明了全年工作的努力方向,充分体现了沈阳面向未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信心和决心。2011年东陵区(浑南新区)将积极扶持旅游业发展,发挥东南山区生态环境优势,以李相新城的全面开发建设为契机,整合陨石山公园、中华寺、朝阳寺等旅游资源,引进一批餐饮、娱乐、购物等配套项目,打造独具东陵特色的生态观光旅游业。

  赵恒君代表:对于五三地区来说,要创造良好的政务环境,精简事项、优化流程、压缩时限、提高效率,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具体工作之中,推动街道工作提速增效。打造一流的服务环境,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号召广大党员干部继续发扬“定了就干、干就干好”的工作作风,为企业解难题,为项目建设开绿灯,全力打造“服务无处不在的政府”。营造健康的舆论环境,大力推进政务公开,畅通政府与群众沟通渠道,对涉及群众利益和公共政策的事项全过程公开,注重正面引导,宣传全街道各条战线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的经验做法,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

  做强县域经济 推进城乡一体化

  张东阳代表:未来五年,辽中县要围绕加快建设先进装备制造及配套基地、做强综合保税区、打造生态宜居水城“三大目标”,抓实近海产业体系、推进新农村建设、加速城镇化步伐、提升生态建设水平和全面改善民生福祉“五大任务”,努力把辽中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活富庶、生态良好的沈阳近海新区、幸福之城。今年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进入全国百强县。辽中要以“项目建设年”活动为抓手,着力实施“三二一一”工程,壮大装备制造及配套、静脉环保、食品加工三个产业集群,全面提升县域综合实力。加快近海新城和珍珠水城建设,全力推进全域城镇化进程。做强综合保税区,带动三产业蓬勃发展,强力推进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建设进程。开发蒲河产业带,积极培育辽中新的经济增长点。与此同时,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引导全县干部群众把精力和智慧投入到冲刺全国百强县奋斗目标上来,以进入百强县的实际成果,向市委、市政府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戴贺臣代表:于洪区将围绕“奋战三年,再造于洪”的目标,力争在2011年实现大发展、新跨越。重点实现“三抓”:一是抓项目调结构。包装100个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组建100个招商团队,开展好招商引资“百团大战”,确保全年新引进、新开工3000万元以上项目不少于100个;全力打造中国沈阳国际特种机床装备城、工业基础件产业园、永安国际物流基地和九龙河现代农业示范区四个国家级基地。中国沈阳国际特种机床装备城已获批国家级特种数控机床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工业基础件产业园建成标准化厂房20万平方米、引进企业40户,力争将其打造成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以中铁集装箱沈阳中心站项目为依托,全力打造东北最大的永安国际物流港。二是抓环境树形象。“五一”前高质量、高标准地完成城市景观区8.97公里建设任务,让蒲河于洪段成为全市建设标准最高、建设质量最好、建设速度最快的样板工程。推进沈彰、沈阜产业大道二期、沈胡路东延、丁香湖景观大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拉开全域城市化的发展格局;深入开展“机关建设效能年”活动,打造真正的“无费区”,切实形成沈阳地区最佳的投资发展环境。三是抓民生促和谐。进一步加大民生工程投入,全面落实好建设保障性住房、全民健身中心、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15件实事工程,真正让全区人民共享于洪改革发展成果。

  冯守权代表: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更是法库县在新的起点上,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如何开局怎样起步,关系到未来五年法库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位次。为此,结合法库实际,我们将认真传达、贯彻会议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兑现省内县域经济第一集团和全国百强县“双目标”的要求。确定2011年为“产业年”,并以加快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生态化进程为主线,统筹城乡发展,狠抓改革创新,狠抓对外开放,狠抓民生工程,全力打造“东北瓷都、北方通航、中国牛县、山水法库”,加快推进法库县域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为顺利实施“十二五”规划起好步,为迎接法库2013年建县100周年,更为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作出贡献。

  着力改善民生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董丽君代表:近几年来,市、区县(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已连续多年没有招收录用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造成专业人员空编、公共卫生专业岗位技术人员严重缺乏、专业技术人才梯队断档、年龄老化。如果专业人才问题不尽快解决,沈阳市将面临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任务重、防病形势严峻,专业技术人员匮乏,防控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的问题,从而直接影响到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建议尽快实施疾控体系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招收录用的相关政策,实行每年按照空编数额,有计划地动态招录,以解决疾控体系人才匮乏的问题,达到补充空编、填补缺口、以老带新,形成专业技术队伍年龄结构、技术结构的合理配置,满足卫生防病、疾控应急工作需要,确保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可持续健康发展。

  张振丽代表:沈阳要成为真正的国家中心城市、宜居之都必须首先提升教育的发展水平,以高水平的教育质量呼应和支持城市的发展。同时,建设装备制造业基地也需要大量的中高端人才。职业教育已在这方面先行一步,成为国家级试验区。希望将来有更多教育项目领先于其他城市,把沈阳建成教育强市。“十二五”时期,沈阳把教育发展放到了重要位置,提出了教育发展的主题是“推进教育的现代化”,也提出了六大任务,从幼儿教育到高等教育实现了全覆盖,目标宏伟,任务艰巨,需要教育界自身的加倍努力。同时,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切实把教育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落到实处。用五年的时间,通过深入细致的工作,尽可能逐步地消除当前教育存在的各种弊端,提升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水平,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数。

  本版稿件由刘妮、郭宏颖、杜争华、朱晓京、霍红、于海、杜一鸣、王靖瑄采写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