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春秋晚期最大古城址在苏州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2日19:09  现代快报

  昨天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论坛在北京召开,公布了六项“201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苏州木渎春秋城址考古项目名列其中,为江苏省唯一入选的考古项目。

  事实上,早在去年6月份,苏州市文物部门向社会公开苏州西郊木渎地区春秋晚期大型都邑性城址发现时,就引起考古界极大关注。昨天下午,苏州文物部门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就去年下半年该项目的考古新发现进行了通报。

  古城四面城墙全部确定

  2010年春季启动的考古挖掘,在木渎盆地的南、北两端发现了城墙遗迹分别是木渎镇五峰村北城墙、城壕遗迹,及胥口镇新锋村南水门遗迹,南北两道城墙相距达6728米。

  去年下半年,考古工作者在位于木渎刘庄以及向北的木东路一带,发现了南北向的东城墙遗迹。穹窿山风景区堰头村、仰家村东侧的土墩宽20米左右、高1.5米,时代为春秋时期,其南北两侧还有多处断续分布的土墩,考古队根据2009年以来的考古资料确定这里就是西城墙的遗迹。东西两道城墙之间的距离为6820米。

  苏州市考古研究所所长陈军介绍,从目前已知的南、北、东、西四处城墙遗迹来看,该城址依山临湖而建,呈不规则状,似扇形,经测算,总面积约24.79平方公里。为目前所知的我国春秋时期最大的古代城址。古城址内已经发现的种类丰富的遗存,如城墙、河道、水城门、作坊、墓葬等,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春秋时期该地区的文明程度。

  求证吴国都城仍在继续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博士生导师李伯谦表示,苏州木渎春秋古城的考古发现是我国东周考古的重大突破。因为从学术上看,吴文化有五大课题——起源问题、都邑问题、王陵问题、石室土墩的性质问题、青铜冶炼技术的问题,亟须研究。而苏州这一古城项目涉及其中四个问题——都邑、王陵、石室土墩、青铜冶炼技术这在吴文化考古上有特别重要的价值,期待值很高。

  这一考古项目最为人关注的莫过于是否与“阖闾大城”有关,对此,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副主任、苏州古城联合考古队领队徐良高表示,若要证实这里就是吴国都城,还需要进一步考古研究。

  2011年该项目的考古必然继续在高度关注中进行,苏州考古研究所提前公布了今年的考古重点。在前期大范围考古调查勘探中发现的密集分布的土台群,尤其是古城西南角保存较好的合丰土台群,其中到底蕴藏着怎样的历史呢?其真实面貌将逐一揭开。

  快报记者 王玲玲

  入选201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的项目:

  浙江东苕溪中游商代原始瓷窑址群

  山西翼城县大河口西周墓地

  江苏苏州市木渎春秋城址

  新疆鄯善县吐峪沟石窟寺遗址

  湖南永顺县老司城遗址

  广东汕头市“南澳Ⅰ号”明代沉船

  (按时代排序)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