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渝蓉动车还是在南京站上下客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12日19:09  现代快报

  大胜关铁路桥昨天正式启用,今天南京到成都重庆的动车也将正式开行,不过昨天有关部门称渝蓉动车只在仙林站上下客,又有了新的调整,最终敲定的是走“老线”——过长江大桥,这也意味着市民前往重庆、成都依旧在南京站上客,而从重庆成都过来也同样在南京站下客。

  □快报记者 毛丽萍 鲍铭东

  [铁路]

  到合肥武汉班车缩水

  昨天,上海始发合肥、武汉的动车组,已经改线从南京南站,过大胜关铁路桥,不再停靠南京站。铁路部门介绍,原来南京每天有12趟普通动车去合肥,8趟普通动车去武汉,但从昨天起,南京站仅有3趟始发普通动车前往合肥、武汉。记者了解到,目前南京最晚一班前往合肥、武汉的动车组是14点12分。这也意味着,14:12后,去合肥的旅客只能前往中央门车站搭乘汽车。

  有市民建议,为什么不考虑一部分前往武汉、合肥的过路动车停靠仙林站呢,这样不是可以有效解决这两条线的“票荒”吗?

  渝蓉动车走的是老线

  一直在说,大胜关铁路桥通车后,沪汉蓉动车将移线走高铁线,这样可以提速不少,可是非常意外的是,渝蓉动车最终选择的却是老线,仍旧过长江大桥铁路桥。据介绍,沪汉蓉动车(包括渝蓉动车)在原计划中,是在南京南站上下客,但是南京南站目前还在施工中,于是停靠仙林站也就成了首选,但是上海铁路局考虑到仙林站的配套设施不完善,最终弃用,“走老线慢一点,可是对乘客来说方便很多。”

  有市民也许会疑惑,难道从大胜关铁路桥过来的车就不能进南京站?记者了解到,从大胜关铁路桥过来的列车如果进南京站的话,必须在仙林站折返,这样也不合理。

  [探访]

  仙林站配套确实尴尬

  仙林站就设在312国道旁边,离312国道收费站并不远,去年7月1日沪宁城际开通,公交177路调整,变为从仙林中心站到城际铁路仙林站的环线,同时另新辟一条班车线路,从尧化门到城际铁路仙林站,以便市民到达仙林站。昨天,记者在仙林站看到,该站配套公交线现在也就是这么两条。公交177路梁队长告诉记者,自打线路开通以后,客流一直稀稀拉拉,从上个月的报表来看,177路共4名司机分成2班,配车2辆,月营收每个司机也只有500元左右。4名司机的营收加起来还不够一个司机的工资,更别提油耗和车辆折旧了。

  昨天下午,记者乘上了177路了,发车间隔为半小时,一趟跑下来车上一共只有3名乘客。

  南京市客管处的负责人表示,城际铁路仙林站始终让客运部门感到很尴尬,首先,这个站归谁管搞不清楚,位置也很尴尬,有312国道收费站的困扰需要解决,其次,一旦铁路需要加强这个站的配套,也应该提前和公交部门沟通信息,有多少班次、多少客流等客管部门都需要掌握,才能准备合适的公交运力与之相配套。对于这样的政策性亏损线路,政府应该给出说法。据客管处了解,将来南京站改造换轨时,可能还得借用城际铁路仙林站上下客,约需要3个月的时间,届时公交部门可能要临时抽调大量运力,确保市民顺利出行。

  [公路]

  合肥班线实行公交化运营

  南京到合肥、武汉的动车大多数改线后,大量旅客只能转投公路客运。昨天,记者了解到,南京到合肥的班车中央门汽车站将实行公交化运营。“根据客流,我们打算实行公交化运营,10~15分钟一班,基本做到随买随走。”车站相关负责人透露,班车时间从早晨6点15到晚上8点半。

  南京目前安装的自助售票机位置(公路)

  安装位置营业时间

  仙林南师大(西区)教育超市内 9:00~17:00

  仙林南师大(南区)教育超市内 9:00~17:00

  南大仙林校区(文印社内) 9:00~17:00

  浦口金陵学院双亭园(联想图文) 9:00~17:00

  汉中门客运站内 9:00~17:30

  江宁大学城商贸中心售票中心 9:00~17:00

  江宁区铜山镇 9:00~17:00

  [提醒]大学城的学生可以自助购票

  目前,市民除在客运站和社会网点购买车票外,大学城的学生可以直接在自助售票机上购买公路客票。

  南京三日天气

  今天 晴到多云,偏东风2-3级,-6℃~4℃

  明天 晴转多云到阴,-5℃~5℃,有冰冻

  后天 多云到阴,-3℃~5℃,有冰冻

  上下班天气预报

  早晨 在您上班期间,晴到多云,-4℃~3℃

  中午 晴到多云,4℃左右

  下午 在您下班期间,晴到多云,1℃左右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