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特邀嘉宾
卜若柏(RobertBlohm)美国经济学家
唐朱昌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张国庆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国际问题专家
主持人杨阳
【议题1】美国人会不会“买账”
主持人:中国国家形象片在美国播出后,外国媒体非常关注,而中国百姓也很想知道,投这样的广告,美国人会不会“买账”?
张国庆:要让“公民外交”起作用
投放这样的广告,首先是为了体现中国的善意。美国是一个自视甚高的国家,普通的“老美”基本不看国际新闻的,中国人如何生活的,普通百姓根本不了解。所以,这样的广告在美国播出,肯定会让普通美国人感受到中国的友善,这就已经达到目的了。但让所有美国人都对中国改变固有的看法,那是不可能的,更多的还要靠你我中国人的一言一行去改变,这就是“公民外交”的作用。
卜若柏:美国人没时间看广告
这则广告可以说做得非常专业,但是在美国的社会环境中,却存在考验。美国是一个商业社会,你有没有发现,在时报广场,每个人都步履匆匆,根本没时间驻足那么长时间去看一则广告,这在美国是没有办法避免的。另外,美国人思维比较批判,对于那些展示美好的东西,对他们反而造成负面效果。
但是和以前比起来,这次的广告片也有积极作用,因为关于中国,以往的负面新闻比较多,而这则广告至少能让美国人感到一个具有亲和力的中国。
唐朱昌:有人感觉不好,很正常
美国是一个多元的社会,所以有人感觉好,有人感觉不好,是很正常的。美国人全部感觉好,那反倒不正常了。我觉得这样的广告是以前我们做得太少,这次堪称一次“形象公关”,是中国软实力的一次展示,也是客观展现中国的一个机会。
【议题2】胡锦涛访美 让广告更受关注
主持人:2009年底,中国商务部在美国的主流媒体购买了广告时段,投放一系列为提升“中国制造”形象的广告,国际社会反响不错。那这次的国家形象片有哪些提升?在胡锦涛访美前夕播出,是不是让美国更为关注这则广告?
卜若柏:或让美国人有戒备
商务部这则广告更能吸引美国人。对于美国人而言,“中国制造”是日常都要接触到的概念,所以这则广告更有实质意义。而今年的这则广告,则是胜在视觉效果上。但我个人认为,今年的广告现在推出,可能会让美国人有戒备——中国人又来做广告了。
唐朱昌:商务部广告成范例
以前美国人对中国制造有误解,总认为中国人抢了他们的饭碗,其实并非如此,商务部这则广告就告诉美国人这一点。这则广告在美国得到很多好评,成为“范例”,也正因为如此,今年的国家形象广告选在这个节点播出。
张国庆:节点选择很恰当
我认为今年这个节点非常好。你想,就像两家人吵架时候,能够互相信任对方吗?中美关系去年相对紧张,那时候如果做形象广告,美国人更会觉得时机不对。现在双方平静下来,不正好是告诉别人自己想法的时候吗?
【议题3】外国如何“推销”自己
主持人:中国近两年接连推出这样的广告,在其他国家有无可以参考的“范本”?
卜若柏:旅游部门有推广
中国形象广告在美国引起热议的一个焦点是:其他国家没有做国家形象广告的先例。我在美国生长,还在日本工作过,这两个国家都没有如此。最多就是旅游部门做一些推广。
唐朱昌:欧美国家方式多样
欧美国家并非没有形象广告,只是这些国家“推销”的方式不同。在美国,多少国家通过公关公司或者游说国会议员推广本国文化,就像法国通过教育等方式推广法兰西文化。国家也是需要公关的。
张国庆:中、西特殊关系造就
中国选择用广告方式传播国家形象,是因为中国跟西方的关系很特殊。就像英国人如果要在美国推广自己,不需要花费太大力气。而中国作为一个亚洲的古国,要让美国人了解,就需要更多的直接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