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巴马称美欢迎中国作为国际社会强大一员崛起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0日03:56  东方早报
昨天,奥巴马在白宫南草坪为胡锦涛举行隆重欢迎仪式。 昨天,奥巴马在白宫南草坪为胡锦涛举行隆重欢迎仪式。

  作者 早报记者 吴挺

  昨天,奥巴马在白宫南草坪为胡锦涛举行隆重欢迎仪式。

  伙伴,合作,邓小平,共同利益……中美元首昨天在白宫南草坪欢迎仪式上的简短致辞中,均选择了相对温和的用词,竭力在双方随后的正式会谈前营造气氛。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致辞中重点提出了中美的“伙伴合作”关系,并且详细阐述了中方认为的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基础。而美国总统奥巴马则两次提及邓小平,他回忆了邓小平访美的时刻,同时强调邓小平有关中美两国间合作前景广阔的话至今依然有效。奥巴马还高调称胡锦涛的这次来访为未来30年的美中关系奠定基础,他表示美国欢迎中国作为国际社会强大、繁荣、成功的一员崛起。

  奥巴马也谈社会和谐

  胡锦涛说,中美建交32年来,两国关系已经成长为具有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的双边关系。他还肯定了奥巴马就职以来的中美关系,认为两国各领域合作成果丰硕,中美关系得到新的发展,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胡锦涛表示,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之际,中美两国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肩负着重要的共同责任。“我们应该登高望远、求同存异,共同推动中美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

  随后,胡锦涛阐述了中美“伙伴合作”的4个基础:基于相互尊重。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丰富多彩的世界之中。中美两国要尊重彼此对发展道路的选择,尊重对方核心利益,通过沟通加深了解,通过对话增进互信,通过交流扩大共识。基于互利共赢。中国的前途命运日益紧密地同世界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中美交往更加紧密,交流互鉴应该成为我们的共同选择,合作共赢应该成为我们的相处之道。基于共迎挑战。中美两国应该就国际事务加强沟通和协调,合作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基于人民广泛参与。中美两国人民相互怀有深厚的友好感情,曾经在决定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历史关头并肩战斗。两国人民应该扩大交往、加强友谊,为中美关系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奥巴马在致辞中也提到了共同利益一词,他表示,尽管有人对美中合作是否能带来好处表示质疑,但事实上,对方的成功对我们本方的利益是事关重大的。他在致辞结尾时还使用了中文——“欢迎”。奥巴马还表示,历史证明,当所有国家和人民的权利和责任包括每一个人享有的普世权利得到维护时,社会将更和谐,国家将更成功,世界将更公正。

  不要误判中国发展方向

  事实上,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抵达美国前数小时,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就已经在华盛顿展开预热之旅。他在当地时间18日上午面对参加“第二届中美清洁能源务实合作战略论坛”的美国政商学界表示:“如果怀疑和猜测竟然成为舆论的主流声音,甚至上升为国家战略判断,这就不仅会对中国发展方向形成严重误判,也将对美国自身利益和中美共同利益造成严重损害。这是我们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

  中美领导人的会晤将帮助定义世界老牌超级大国美国与日益崛起的亚洲竞争对手中国之间的新关系。中美关系在过去一年里因相互的猜疑和意识形态上的巨大差异而出现了剧烈摩擦,华盛顿政商学界普遍弥漫着质疑和失望的情绪,这番表态显然意在缓解这种情绪。

  郑必坚在2003年博鳌论坛上首次明确提出“和平崛起”的说法,成为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向国际社会传达自身发展道路时的重要用语,去年11月,他又在上海的一次公开演讲中针对当年中国外交的被动局面提出中国应与别国构建“利益共同体”的概念,此后被中国领导人大量引用。

  现任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会长的郑必坚表示:“我提醒人们注意,如果说中国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依靠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成为世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中国将更加依靠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而成为世界发展更加重要的一部分。”

  郑必坚进一步表示,未来十年,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分工体系将进入一个渐进的、和平的转型期,这对于中美两国又都是发展的新的战略机遇。在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变化进程中,中国与美国、欧洲、日本之间虽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矛盾和分歧,但过去十年促进中美、中欧、中日关系大发展的基本要素和动力依然存在。这也要求我们以建立“利益汇合点”、“利益共同体”的新观念,更加自觉地寻找推动双边和多边关系发展新的增长点,以实现互利共赢、各得其所。

  至于中国,他说,未来十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要更致力于国内发展,更致力于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和精神追求,“这样的中国,毫无疑问必将给世界提供更大的市场需要和更广阔的发展机遇。和平崛起符合历史潮流”。

  实际上,郑必坚提出的努力构建“利益汇合点”和“利益共同体”,已成为中国政府的明确方针。特别是“扩大和深化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已载入不久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利益汇合点更多

  中美学界一种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随着中美相对力量发生了变化,造成双方在一系列大的问题上出现了误判,彼此的疑虑不断增加,战略稳定性受到了挑战。

  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理事会主席、前美国贸易代表卡拉·安德森·希尔斯(Carla Anderson Hills)在出席论坛时告诉东方早报,该委员会在中美关系中提供帮助的最大团体就是商界领袖,但是这些人目前很担心中国的商业氛围,因为中国“本土创新”政策让这些人很担忧中国的市场是否对他们仍然足够开放。“希望中国不要在对外开放问题上扭转方向。”她说。

  对于胡访美能否促进华盛顿对华疑虑的消除,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李侃如告诉东方早报,会有所改变,但取决于两位领导人会讲些什么。

  “这次访问应该起到的一个作用是增强持续相互对话的能力,扩大相互的合作,这些才是长远来看能够解决两国政治氛围问题的东西。举例讲,现在很多美国企业界领袖对华失去了信心,对于其在外资参与中国发展的政策问题上失去了信心。中国政策的改变,这些企业界领袖的看法会跟着变,并非因为这次访问而改变,他们会从访问所释放的信息观察中国政策是否会改变。”他说。

  李侃如认为,现实情况是,两国间任何持续性的氛围改变必须要建立在具体的进展之上,但这次访问至少可以给两国领导人及其愿景注入一些抱负。

  希尔斯还认为,对于彼此的意图和动机,两国在信息的通畅性上做得都不足。“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合作,在各方面。如果任何一方撤走,不再合作,那么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的可能性就更低了。”

  但郑必坚对于中美组成不同层次、多领域的利益共同体充满信心。他指出,实际上,中美之间的“利益汇合点”已是一种客观存在。2008年以来,中美两国合作应对金融海啸的冲击,就是当时特定条件下双方利益的最大汇合点。现在,中美之间又需要相互适应、相互调整,共同应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的世界变化和各自国内结构调整,这又应成为双方新的利益汇合点。在共同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之后,中美之间的“利益汇合点”较之以前是更多而不是更少了;中美在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上构建“利益共同体”的条件是更加充分而不是更为欠缺了。

  他在演讲中说,中美经济的相互补充、相互依存正在从贸易领域到投资领域扩展。而中国投资美国的基础设施项目,以及南部、西部的中小企业,不仅有利于美国经济复苏,增加就业机会,这也是中美共同利益从战略宏观层面向企业微观层面推广深化。

  郑必坚主动提及了中美两国间的敏感问题——朝鲜半岛、台湾问题以及解放军现代化、海上安全等,他认为中国同样会以大局为重,争取扩大各方利益的利益汇合点。他还引述邓小平1989年对美国总统特使斯考克罗夫特所说的话谈及中国对中美关系的基本判断:“中美两国之间尽管有些纠葛,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和分歧,但归根到底中美关系是要好起来才行。这是世界和平和稳定的需要。”

  他说:“当年我曾用毛笔字写下这句话送给老布什,他非常高兴,我认为今天我们仍然应当牢记邓小平的话。”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胡锦涛 美国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