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代表委员讨论城市代表性文艺作品 要能触及神经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21日18:05  新民晚报

  如何催生城市代表性文艺作品,代表委员建言——

  文艺作品要有刺痛感能触及神经

  朱光

  世博会期间,观众看到美人鱼就意识到自己来到了丹麦馆,遇到蓝精灵就知道自己身处比利时馆,那么何时上海能涌现出具有城市精神风貌的代表性文艺作品呢?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不约而同就此发言,提出针对性强的建设性意见。

  剔除精致有余痛感不足

  罗怀臻代表提出,城市的文化气质和精神风貌,根植于方言、地方戏曲和曲艺之中。上海在城市发展的进程中,沪语也不断交融了周边省市方言。越剧、淮剧、评弹等也和沪剧、滑稽戏一起赢得大量观众。

  同时,在创作时要剔除“精致有余、痛感不足”的“自我玩味”。文艺作品要有刺痛感,能触及神经、发人深省。王小鹰代表赞同罗怀臻代表的观点,认为把“上海气质”等同于“老上海的灯红酒绿”或“流氓大亨的帮派文化”是狭隘而肤浅的——虽然这类题材貌似更有市场。从一个小渔村走向现在的国际文化大都市,700多年来的上海拥有丰富的个性和旺盛的生命力。上海的城市文化气质是主流、积极、开放和交流。我们应该更关注这类文化性格的代表人物如鲁迅、巴金等,而不是所谓的奢华、暧昧、慵懒的小资气息。

  注重培养本地人才

  “今年有三部贺岁片,《赵氏孤儿》、《非诚勿扰2》、《让子弹飞》,一部比一部火,可没有一部是我们上海拍的。”在市政协港澳委员座谈会中,市政协委员、香港导演吴思远尖锐地指出,“去年中国电影票房101亿,国产片贡献了60亿,可是上海生产了什么呢?上海的电影产业已经没有了。”在他看来,上海电影业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创造过繁荣,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也是电影业重镇,但如今却面临衰落。

  “政府工作报告讲到了打造国际文化大都市,如果只是保持这种心态,那就成了一句空话。”吴思远认为,准入门槛过高、缺少专业人才,是上海电影业发展遭遇瓶颈的两大关键。他建议:一是成立上海电影学院,抓紧培养有关人才;二是成立上海影视工业技术学校,在特技、化妆等方面培养幕后技术骨干。

  地方戏虽然是城市的表情和声音,但地方戏演员却拿着低于上海平均月薪2700元左右的薪水。据罗怀臻代表调查研究,不少青年戏曲演员的基本月薪在1500元左右,再加上或高或低的演出费——平均也就1000元左右。因此青年戏曲演员的平均月薪约为2500元。此外,地方戏曲院团也面临“双差额体制”的瓶颈,一是基本工资差额拨发,二是创作制作的差额拨发,使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制约了地方戏曲的发展。

  要真诚描绘城市

  毛时安委员认为,上海文化的DNA很多元,反映城市精神的作品不能概念化,还是要来源于生活。题材要有感人的内容,关乎情感、人性、命运,并通过这些来折射时代精神。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样的作品有些可遇而不可求,但终归是需要的。

  在写作中纳入沪语元素的王小鹰代表,曾就自己的小说《长街行》被改编成电视剧后缺乏上海气质而苦恼,“电视台说哪个电视剧收视率高,就按照哪个路子改。”不过她继续会围绕上海写小说:“我每次路过龙华烈士陵园门口,看到身子半埋在土里的人物雕塑,上半身却很昂扬,就特别难受——上海其实是个很全面的城市。”她建议:“本地作家应该踏实地感受,一点点把自己对生活的所思所想描绘出来。当我们凭良心记录下城市的点滴,总会为人类历史留下一笔。”    本报记者 朱光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