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新生代农民工加速中国企业由严管向善治转变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1月31日09:53  新华网

  新华网南京1月31日电(记者刘巍巍)最近每天6点,40多岁的管仲建便忙着扫雪、铺防滑垫,作为公司董事长,在常州武进区礼嘉镇华渡工业园的民营企业江苏丰顺厂区内,总能看到他的忙碌身影。

  管仲建说,对于下雪天迟到的员工,公司不但不罚款,反而要表扬。“现在厂里‘80后’‘90后’工人居多,他们的自尊心和逆反心理强,日常管理更要注重人性化,多鼓励少批评。”

  黄褐色的长头发,几缕发丝遮住小半张脸,稚嫩的双眼中不时闪过一丝与年龄不相符的深邃……与管仲建遇到的情况一样,这些处在叛逆期的少男少女活跃在中国大大小小的工厂车间里。

  去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这些“80后”“90后”农民工多达1亿人,约占农民工总数的60%。在未来的5—10年间,他们将接过父辈手中的“接力棒”,成为农民工的主力军。

  与头发剪得很短、穿着统一工作服的父辈们不同,他们个性张扬,无所畏惧。“这是我今年第10次找工作了。”看着记者因吃惊而瞪大的眼睛,沈小勇却不以为然。

  这个来自广西的23岁青年,在1年中先后换了9次工作。对于跳槽的理由,他简单概括为“不高兴干”。具体说来,有工资不够高、不愿意加班,还有工厂管得太严。最短的一次,他在厂里只做了4天,就选择了离开。

  在江苏常熟一家羊毛衫厂打工的王远则说,自己工作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手中零花钱的使用进度。

  “没钱了,就找个地方干两个月活儿,赚够了玩一段时间,钱花光了再找下份工作,”王远说,“出来打工就是为了见世面,享受生活。”

  而今年24岁,打工3年的黄健对工作的规划要清晰得多:凡是对身体有害的行业,管得太严的企业,给多少钱也不去。“还是要干有技术含量的活儿”,黄健现在苏州吴中区一家模具作坊上班,月收入近3500元。

  尽管几乎没有一个工厂主说起新生代农民工的优点,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不需要这些“孩子”,相反,他们正集中精力解决这群“新人类”带来的新困扰。

  “一般的工厂,人员流动率在20%左右,而‘80后’‘90后’员工多的厂子,流动率最高接近60%。”南亚塑胶工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昆山的台资电子企业,其厂区管理处处长许万成说,上世纪6、70年代出生的农民工,工作时间以年为单位;现在的年轻人,则是以月为单位。

  为此,许万成不得不选择改革工厂原有的管理体制:提高员工的福利待遇和薪资水平;给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成长机会;定期组织篮球、羽毛球等比赛;每年安排员工赴太湖、西山等地旅游。“公司干部层年龄偏大,跟不上年轻人的思路,我们必须做出改变。”

  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基础部副教授邵晓莹等人认为,迥异于上一代农民工稳中求改善的生活理念,新生代农民工更多地“希望换种活法”,他们注重工作和生活的愉悦,对未来的期许普遍高于父辈。这些特征呼唤企业经营者更新管理方式,引入更具弹性、更加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