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专家称八省区旱情可能对粮食安全产生威胁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0日01:07  央视《新闻1+1》

  《新闻1+1》2011年2月9日完成台本

  ——大旱:远水才能解近渴!

  主持人 董倩:

  欢迎收看《新闻1+1》。

  对于北方干旱地区来说,今冬第一场降雪实在是来得有点晚,今天河南终于迎来了一些降雪。对于北方干旱地区来说,持续的旱情将会给农业、给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关注北方大旱。

  (播放短片)

  解说:

  今天饱受一百多天无降雨煎熬的河南迎来了第一场雪,而在山东为缓解旱情,实施了飞机增雨作业,有望在今晚迎来第一场降雨。

  赵健 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这个雷达的回波就是我们今天下午飞机作业的区域。从整个区域来看,雷达回波还是不错的。尽管这次的天气系统不是很强,比较弱,我们还是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能给山东的多增加点降水。

  解说:

  也是在今天,春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出台十项措施扶持粮食生产。下午三点全国抗灾视频工作会议召开,抗旱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字幕提示:

  2011年2月9日 新闻

  主持人:

  中国农业统计部显示,截止到2月7日,河北、山西、江苏、安徽等8省冬小麦受旱9963万亩,占到了八省冬小麦种植面积的36.4%。

  解说:

  枯黄的麦苗,干涸的水渠,粮食主产区旱情告急,返青阶段如何给急需灌溉的小麦浇上头道水。除了中央,各地也在积极想办法。

  李乾太 山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主任:

  把原来的农业用电、泵站用电由两毛七(每千瓦时)降到六分钱(每千瓦时)。第二个就是直接反应到农民身上就是水价。

  解说:

  全国粮食生产重点县河南安阳市滑县受灾严重,这也让当地的农技中心负责人卢中民担心起来,春节期间他忙于干涸的田地,实验浇水是否具备了适宜的条件,成功后他用村里的大喇叭吆喝动员村民浇地。

  卢中民:

  小麦浇地从明天开始。

  解说:

  让卢中民着急的不仅仅是旱情,还有一些麦农的行动缓慢。

  赵清凤 安阳市滑县枣村乡徐营村村民:

  有年头都吆喝安(水泵)的,有人没安,都说下雨下雨。

  邵存山 安阳市滑县枣村乡徐营村村民:

  我要去串亲戚。

  记者:

  现在串亲戚,今天还浇不了地。

  邵存山:

  今天浇不了。

  解说:

  显然面对这场大旱,如何调动各部门、各地区,以及麦农的积极性都至为关键。就在今天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粮食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农民种粮效益下降,一些地方出现放松粮食生产的倾向,在粮食连续七年增产后,盲目乐观情绪有所滋长,麻痹懈怠倾向有所抬头,对保持粮食继续增产的困难和挑战估计不足。

  主持人:

  今天我们演播室请到的是中国农业大学的李秉龙教授,李教授是农业经济方面的专家。首先我们在面对今年北方地区大旱的时候,就自然会想到去年的西南五省区的大旱,去年大旱受到的影响和今年大旱受到的影响,它的波及面,还有它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哪些区别?

  李秉龙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

  去年西南五省区的大旱也是比较重的,但是西南五省区不是我们国家粮食的主产区,同时西南由于它的地貌,高山比较多,有很多喀斯特地貌,所以不仅对我们的农业生产产生了一些影响,同时对人畜饮水也产生了一些影响。

  现在我们北方八省区所出现的一些旱情,是我们国家粮食,特别是是小麦的主产区。但是目前来看这种旱情的发展还不会对这些地区人畜饮水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北方八省区所出现的旱情可能对我们国家的粮食安全产生一定程度的威胁。

  主持人:

  我们注意到现在虽然说北方这么大的旱,但是还没有叫灾,仍然说是旱情比较严峻。这是为什么?

  李秉龙:

  因为现在还是刚刚开春嘛。冬天出现旱情,小麦还没有进入返青期,所以虽然出现了一些干旱,现在还不能得出定论,就对我们是成灾了,所以我们现在称作是旱情。

  主持人:

  您是农业经济方面的专家。刚才看我们的短片里已经提到,今天河南已经降雪,而且山东已经有降水了。在这种情况下,会不会对未来有些缓解?这方面您不是专家,但是您可以作出一些预测。

  李秉龙:

  我期望将来降雨会增加,会进一步缓解旱情。另外,我们国家在针对旱情出台了一系列补贴和刺激政策,鼓励农民灌溉、节水,对旱情这样一些政策措施的出台会产生一些缓解。

  主持人:

  您看就是刚才提到了一个数字,就是受灾的冬小麦的面积已经占到了36%,而我们知道北方八省是小麦的主产区,占到整个全国小麦生产面积的80%,这是一个很大的数字。就说干旱持续下去的话,一定会使产量受到影响,产量受到影响,那价格也就会受到影响。这一连串的影响会是什么?

  李秉龙:

  我想假定旱情在一个月、两个月之后再没有有效的降雨,那么我们的小麦产量肯定会下降的。小麦产量下降,价格上涨这是肯定的。

  另外,在我们国内市场不能够有效满足的情况下,那么我们就会增加同国际市场小麦的进口量。另外小麦的主产国,比如说澳大利亚也遭受了涝灾,俄罗斯也不再对粮食出口实行一定的限制,所以如果我们在粮食减产的情况下,到国际市场上去采购更多的小麦,那么国际市场的价格上涨我认为是肯定的。

  主持人:

  李教授,当我们看到今天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稳定粮食生产的时候,发现一条要提高稻谷的最低收购价。在小麦有可能减产的情况下,为什么要提高稻谷的最低收购价?

  李秉龙:

  我认为提高稻谷收购价可能主要还是从稻谷本身的生产成本和收益来加以考虑的,因为整个农业生产成本在增长,水稻和大米的价格也都在上涨,所以我认为国家提高稻谷的收购价格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主持人:

  这个我不是很理解。

  李秉龙:

  我认为不是跟小麦现在遭受的旱情还不具有直接的相关性,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主持人:

  您看我们粮食生产,粮食产量是七连增。但是我看七连增,在这七年每一年并不是说全部都是增产,有局部地区也是减产的。那就是说今年整个北方八省小麦的减产,也不意味着未来全国整体的粮食方面一定会减产。

  李秉龙:

  因为现在还不能得出定论,到底是不是减产,能够减产多少,小麦只是我们国家夏粮的一个部分。那么还有秋粮这种局部地区的旱情是不是给我们造成灾害,或者灾害的程度会有多大,现在还没有定论。我们还要看老天爷是不是帮我们的忙,还要看我们政府和农民使出多少劲来进行抗旱。

  主持人:

  因为我们这儿农产品是有一定的生产周期性的,如果遇到异常的天气的话,那么供需的这种矛盾就会加大,就会使得有一些游资就会炒作一种特定的农产品。那今年小麦有可能减产的这种情况下,有没有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李秉龙:

  我认为还是有可能的。因为我们国家小麦已经是一个上市的期货品种,如果你进行套值保值或者是你董倩有很多济源,你愿意进行投机,这都是允许的。但是我们国家现在有足够的粮食储备,总的来说大概我们国家的粮食储备占到我们的粮食产量40%以上,所以我倒觉得即使遭受了旱情,我们粮食的供给或者是小麦的供给,我个人观点还是不成问题的。

  主持人:

  当面对北方几省严重的旱情的时候,中央还有各级政府都表示出了非常大的忧虑。但是对于种粮的这些农民来说,他们的忧虑却不及各级政府那么深,他们也不是那么的焦急,这是为什么呢?

  (播放短片)

  农民 安阳市滑县留固镇:

  你这顶上一拽都干了,叶子这样都不行,一拽一把一握跟麦秸一样。照这样发展,麦子都减产。

  解说:

  滑县是全国小麦重点主产区,截止到2010年底,滑县连续19年位列河南省产粮大县第一,但是在今年的旱情中全县大约66%的耕地受到了持续旱情的影响。

  代纪玲 本台记者:

  这里是黄河大公河灌区河南滑县境内的庄营闸。上午9点,也就是开闸放水一个小时之后,我们看到原本河面上厚厚的冰层已经被冲开了,这条……

  解说:

  面对旱情,滑县的农业基础设施基本上是带病运行,因黄土塬配套设施也进展缓慢,尽管如此相对于其它县,滑县的水利设施已属于中上水平。

  来自滑县财政局的数据显示,2010年滑县农田水利投入总数约为1.05亿元,这样的投入已经算得上是大手笔,但是要想把滑县粮田全部改造为标准的粮食生产基地,资金缺口为12.8亿元。

  (电话采访)

  韩晓伟 河南安阳市滑县水务局副局长:

  水利基础设施现在一说,一是电力配套不齐全,还没有很完善。再一个,原来机井报废了不少。再一个,田间工程需要进一步完善,每年财政都拿出一部分钱用于抗旱。

  解说:

  2010年,滑县财政收入三亿零六万元,支出则达到二十亿六千五百零九万元,当年财政缺口十七亿六千五百零三万元。作为粮食大县,又是财政穷县,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并不只是当地政府,还有种庄稼的农户。

  对于负责全县农技推广的农技中心副主任卢中民来说,这个春节过得并不轻松,给麦田做灌溉试验,反复号召大家赶紧浇水之外,他还担心一些壮劳力急于出去打工。

  (电话采访)

  黄国兴 河南安阳市滑县白道口镇西河京村村民:

  对浇地、抗旱现在一不显(眼),投资就大了,生产资料价格高,柴油、化肥现在都得买了,出去打工那可挣钱,种地那跟打工(比)那苦得多。种植小麦现在的心理呀,希望(收购)价格再涨涨。

  解说:

  黄国兴是当地的科技推广员,但是他的苦衷却恰恰在于找不到人听他的科技种田讲解。在他们村,全村五千左右的人口中,一半的青壮劳动力都出去打工。而根据统计,滑县116万农业人口中,常年外出务工、经商的人数达到30多万人。

  (电话采访)

  王贵海 河南安阳市滑县城关镇东孔庄村村民:

  这一亩地总投资应该在六百到七百块钱,这一亩地卖下来大致就在一千块钱,抛去成本,一亩地就是四百块钱左右。

  解说:

  当地农民有这样一本账,一亩地的总收益大约有九百多元,而这一亩田的年收入相当于外出打工一个多星期的收入。所以对于他们来说,每亩地能够拿到一百多元的补贴,并不足以吸引他们回去认真种地。

  (电话采访)

  尹钧 河南国家小麦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

  对农民来讲,有一部分可能是这个原因。你比如说,多浇一水、多浇两水,这个下来可能和将来一个浇水增产这样一个成本和效益的比对来讲,他觉得不合算,所以他没有积极性。现在他劳动力的转移或者自己家庭收入结构的调整里边,小麦他实际上投入不了多少精力,他还有一些其它经济收入。

  解说:

  与此同时,同样遭遇严重旱情的山东也作出了一份调查。山东省农业厅近期对主要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情况进行了调研分析。分析显示,农民出售农产品的价格仅为最终销售价格的30%左右。此外更值得注意的是最近25年农资价格上涨了大概20倍左右,而粮食价格上涨只有6倍左右。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锁定水利,这次的大旱无疑是为全社会再次敲响了警钟。只是夯实粮食生产的这个基础,似乎还不仅仅是水利那么简单。

  主持人:

  李教授,人们想象着大旱的时候,农民应该是最急的,因为他们播种的庄稼眼看着就没水喝了,但是刚才我们看农技中心的那个主任要比农民可是急得多。为什么农民在面对大旱的时候,反而不急着浇水呢?

  李秉龙:

  我倒觉得农民也急,农民没有急于浇水,可能是基于这样几个方面的考虑,也就说再等一等老天降雨,老天降雨是不花钱,自己浇水是要花成本的,它的成本会增加的。

  主持人:

  这是一种侥幸心理,这是第一。

  李秉龙:

  也是一种预期。

  主持人:

  第二呢?

  李秉龙:

  第二就是成本增加的结果,如果产量并没有增加,那么收益会减少。实际上农民最关注的是他的收益问题。

  主持人:

  浇不浇水他要算一笔账。

  李秉龙:

  是的。

  主持人:

  他如果这个时候,他去找水的话,他付出的和他要得到的话要对比一下,哪个多?

  李秉龙:

  这个现在看来农民自己去找水,可能用来浇地是比较困难,必须现有的水利设施这个渠能够到他们家的田头,这个时候他才能浇来水。所以从宏观上,我们的大局里面,是不是有水,能不能实现供给,机井是不是在那儿。因为现在来打井,靠农民自己家里的收入,我认为是支付不起,这是非常困难的。

  主持人:

  刚才短片里面有一个数字,就是最近25年农资价格上涨了是20倍,但是粮食价格上涨只有6倍,所以虽然我们国家的粮食产量是七连增,但是农民面对的还是一个比较现实的一种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其实农民在面对大旱的时候,他作出这种选择也是可以理解的。

  李秉龙:

  是的。要认识到为什么农资价格涨这么多,这也是我们国家农业走向现代化的这样一个结合,现在我们农业的一系列投入,都是来自于农业外部,我们的化肥、塑料薄膜、农药、农业机械。咱们的石油价格在上涨,所以一系列生产资料的价格也在上涨,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

  为什么农产品价格的涨幅没有生产资料价格涨幅那么大?其实这是由整个社会规律所决定的,是由恩格尔定律所决定的,您的收入增加的越来越多,但增加的收入里边用来购买食品的比例却越来越下降了。所以虽然农产品价格不断在上涨,相对于我们的收入来说是变得越来越便宜了,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规律。

  主持人:

  您看我们今天的题目叫做“远水能够解近渴”,实际上这个“远水”我们指的是中央今年出台的一号文件,提出未来十年要在水利方面要投资四万亿,实际上这可以理解为远水。

  李秉龙:

  这个远水我倒觉得就是我们农业增产,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这样一种长效机制,这样一些水利设施的建设,假定明年再发生自然灾害,我们就能够实现有效的灌溉,就可以提高我们有限水资源的利用。所以这个远水,我的理解是我们农业增长的长效机制,也就说我们政策的构建更应该在长效机制方面来加以构造。

  主持人:

  这个四万亿未来十年在水利上的投资,在农业的增产增收方面,它体现出来的将会是什么呢?

  李秉龙:

  我倒觉得体现出来,我们农业要增产,一要靠种子,二要靠肥料。种子和肥料它的效能的发挥必须靠水,所以我觉得水利设施建设的水平的提高,可以使我们的种植和肥料的效益得到更好的发挥,整个效益会提高,也就是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会提高。

  主持人:

  那我们反过头来看滑县,因为刚才我们通过短片了解到,滑县是一个小麦主产的一个重点,它连续19年是河南的产小麦的大县,但是它很尴尬,它虽然年年丰收,财政上却很入不敷出。那未来党和政府对于农业的这种力度的调整,对像滑县这样的土地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李秉龙:

  这个我认为滑县整个粮食进一步要增产,或者是连续要增产,因为滑县本身的财政收入是比较小,所以要提高它粮食生产的综合生产能力就要靠我们中央政府、靠上级政府,它的财政转移支付来加以解决。所以我觉得滑县在水利设施,刚才在那个短片里所提到的,具有12亿多元的缺口,我认为更多的需要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这样的转移支付来加以解决,同时我们要理解对农业实行保护政策,更多的是中央政府的责任。

  主持人:

  但对于滑县的农民来说,他们肯定也面临着一个我种粮的积极性的问题,就像您刚才一开始说的,他要在面对浇水和不浇水的时候,他要扒拉一笔账。

  李秉龙:

  对。

  主持人:

  那面对种粮不种粮这个问题上,同样也要扒拉一笔账,我是种粮值还是出去打工值,但是他的选择和国家这种粮食安全之间虽然说远,但是产生的却是一种一发和千均之间的关系。

  李秉龙:

  我觉得从短期来看,似乎具有矛盾。就说当他种粮的效益不好的时候,农民就走出去了,可是如果很多农民走出去了,那我们农业的规模经营就有利形成了。所以从长远来看,我们粮食要保证安全,我认为不是让越来越多的农民都种地,而是要越来越多的农民走出来。我们农业规模形成以后,我们的水利设施,我们的机械化水平,我们现代科学技术水平的运用,我们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才具有了前提条件。我认为从长期来看,这个就没有矛盾了。

  主持人:

  那也就是说在这种转换的过程中,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也就体现出来了。

  李秉龙:

  是。如果他种一亩地,刚才说挣四百块钱,他有十亩地,才四千块钱,现在他有一千亩地,那他的收入就上去了。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