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管一阁
他的艺术代表了一种禁锢下蕴含的力量,代表着一种“进步”。
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主办,上海美术馆承办,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四川省美术馆协办的《 刻画人生——徐匡艺术作品展》作为上海美术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系列首展,于1月29日在上海美术馆拉开帷幕 。
徐匡是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上重要的版画家,他以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刻画了新中国美术的主流样式,记录着一段浓墨 重彩、波澜壮阔的时代历程,他的艺术也影响着那个时代以及诸多后辈。
徐匡出生于1938年,早年毕业于中央美院附中,1958年起任职于中国美术家协会四川分会(现四川美协)。 四川版画传统深厚,不仅有抗战时期新兴木刻版画运动的基础、也有来自晋绥解放区的美术力量。新中国成立后,牛文、李少 言、酆中铁、苏光、李焕民、林军、关夫生、吕琳、宋克君、艾炎等一大批版画家在这里生活、创作。徐匡很快融入到这个创 作群体中,学习和继承四川版画创作传统,把艺术创作的激情与表现国家进步、民族兴盛的责任感紧紧结合在了一起。
正如策展人卢缓所言:徐匡被认为是那个政治挂帅的年代中,西南版画的代表人物,因为他在当时政治先行、主题第 一的时代潮流中,可贵地坚持了一种对于纯粹的美的追求,对于一种精致的形式语言的摸索,这种追求使得他的作品在那个时 代的芸芸众生中显得自由而鲜活。对于当时的艺术爱好者而言,无疑是珍贵与富有冲击力的。他的艺术代表了一种禁锢下蕴含 的力量,代表着一种“进步”。这种时代的影响对于之后的年轻人而言是难以想象的,因为年轻人更习惯于从那个被想象为统 一的“红光亮”的世界中去抽离出单一而鲜明的文化趣味——一种鲜明的符号;年轻人更热衷于那个时代的粗糙、粗率甚至是 粗野,并用那种经过筛选与包装的粗糙与单纯来满足或追慕、或好奇、或充满优越感的自我臆想。
徐匡在曲折的中国当代美术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足迹,比如《彝族女孩》、《果园》、《嘉陵江上》、《草地诗篇》、 《纳木湖畔》等,画面简朴,充满理想主义的色彩,表达了对美、对生活、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也承载了几代中国老百姓的感 情。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徐匡曾赴西藏写生创作,这批作品采用略带写意的手法、抒情流畅的线条、恰如其 分的套色,表现朴实平凡、唯美清新的人物和场景,自然流露出悠长舒缓的诗意。在《八月》、《归》、《绿色口琴》、《微 风》、《天鹅又回来了》等作品中,徐匡开始树立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同时也从精神层面对人性进行了深刻的表现。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徐匡的作品吸收和融入了新的艺术因素和文化意蕴,有些原版创作,转换了早期作品中的理 想主义和抒情趣味的追求,更注重用精细的素描造型、刀法展示更为真实的生存境遇、人生历练,表现西藏、藏民原汁原味的 生活,呈现出更加深刻的“现实观”。
这次个展后,徐匡决定将78件88幅版画代表作,还有油画、水彩画、写生、素描速写作品等共230余件,捐献 给上海美术馆作为永久收藏,这些作品的捐赠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上海美术馆对于新中国时期版画收藏与研究的综合实力 ,也填补了对徐匡这位重要版画家作品收藏的空白。
徐匡至今持守着理想主义的情怀,他认为“当下是中国最和谐的时候,没有贫富差别,没有民族矛盾,一切都是那么 美好”。如此认知令人质疑,但我想,不必怀疑他的真诚了吧。每个人,其实都活在自己的理想中。徐匡活在自己的《高原的 阳光》、《在那遥远的地方》、《奶奶》、《走过草地》里,抒发着对《乡村小学》、《草地诗篇》、《洁白的哈达》、《山 寨依然美丽》的感怀,他不失为一个有宗教情怀的真诚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