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不支持Flash
跳转到正文内容

媒体微博将发布寻子信息等待奇迹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12日09:27  云南网
陆海红,2004年4月在盘龙区小庄村丢失 陆海红,2004年4月在盘龙区小庄村丢失

高飞,2000年8月14日生,2005年7月日在官渡区丢失 高飞,2000年8月14日生,2005年7月日在官渡区丢失

段小位,2000年生,2003年11月3日在官渡区丢失 段小位,2000年生,2003年11月3日在官渡区丢失

张小双,1999年4月15日生,2000年12月22日在滇池路丢失 张小双,1999年4月15日生,2000年12月22日在滇池路丢失

  微博打拐

  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更多的媒体和网民加入到关注街头乞儿的行动中来。截至昨天发稿时,云南网民为“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提供了41张街头儿童照片。面对全国网民和媒体的高涨热情,发起人于建嵘教授前天在微访谈中呼吁媒体保持“恒温”即可。

  同时,昆明寻子联盟的三位家长,结合多年寻子经验,认为于教授发起的这场初衷良好的解救行动,有可能弄错了“靶子”——“找孩子这么多年,至今我还没有听说哪家被找回的孩子是被送上街行乞的,都是好脚好手回来的。”“本来买卖孩子就是违法,谁还敢明目张胆把孩子送上街行乞,躲着都来不及。”家长艾凤新和王兴普分析说。

  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昆明寻子联盟的这三位家长们对微博解救乞儿的行动亦有关注。昨天,得知本报与新浪微博合作全力帮助家长们找寻孩子的消息后,三位家长表示将会尽力联合昆明200余丢失孩子的家长通过本报微博传播寻子信息,同时,家长张伟昨天下午给于建嵘教授的新浪微博发去私信,寻求帮助,“虽然已经找了10来年,但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都要尽全部的努力。”三位家长希望借着举国关注解救乞儿的当下,能有奇迹发生。

  1、陆海红,2004年4月在盘龙区小庄村丢失

  2、徐磊,2004年生,2006年9月24日丢失

  3、高飞,2000年8月14日生,2005年7月日在官渡区丢失

  4、段小位,2000年生,2003年11月3日在官渡区丢失

  5、刘念

  6、陈俊焜,1999年生,2003年12月13日在官渡区丢失

  7、张小双,1999年4月15日生,2000年12月22日在滇池路丢失

  8、黄洋洋,1998年生,2003年10月9日在官渡区白龙寺丢失

  9、尹小二,2000年生,2001年11月3日在新迎铁路边文艺路上丢失

  10、马普瑞,2000年生,2004年3月22日丢失

  11、李元胡(2001年生)、李继阳(2002年生)兄弟,2004年11月25日在官渡区关上镇关坡巷丢失

  12、王科力,2003年生,2006年8月18日在官渡区万德村丢失

  13、马艺,2003年生,2006年8月24日在西山区老海埂路丢失

  14、王涛(1995年生)、王伟(1998年生)兄弟,2003年10月1日在官渡区护福村丢失

  15、毕威震,1996年生,1998年4月13日丢失(从左至右依次)记者杨帆/摄

  “我就想知道我娃活得咋样”

  艾凤新从36岁那年开始踏上寻子之路,如今,他已经45岁。他在日新农贸市场开了个菜摊,见人来买菜,偶尔笑笑,露出黑黑的门牙,一头蓬乱的头发,满脸皱纹。

  2001年9月3日,艾凤新带着两个孩子在菜市场搬青笋,老婆在看摊子。搬完青笋,他交代两个孩子留在菜摊边,自己去药店给出生三个月的三儿子买药,回到摊子时却不见了两个儿子,老婆说两个孩子已经回家,艾凤新回家却找不见孩子。“前后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孩子就彻底不见了。”

  先是发动亲友在昆明的车站和大街小巷四处找寻——张贴寻人启事——根据各种线索奔赴全国各城市大海捞针。10年来,艾凤新根据线索到过福建莆田,又到厦门,“在这两个城市大街小巷像无头苍蝇一样乱窜,然后再回来。”

  艾凤新的大儿子丢失时5岁,二儿子丢失时3岁,他甚至还来不及给两个儿子起个正式的学名,以致在找孩子的寻人启事中,小儿子的名字总是不定,“艾军”、“艾金”、“艾君”,三个名字在不同的文字材料中出现。“随便哪个名字都行,只要音近,叫得答应就行。”10年过去了,艾凤新很想知道两个儿子现在叫什么名字,长成什么样子。

  2003年国庆节当天,刚刚从马家营搬到护福村的王兴普一家陷入煎熬。当天上午9点30分左右,他给放假在家的两个孩子做早点。7岁半的大儿子王涛带着5岁半的二儿子王伟从出租屋二楼下楼,与1楼他们的小伙伴潘昆昆到出租屋后门的小巷子玩耍。10点左右,王兴普下楼叫孩子吃早点,遍寻不见。他的寻子路线图和艾凤新大同小异,他到杭州、潮州、莆田找寻过孩子,至今还是杳无音讯。“我就想知道我娃活得咋样,是死是活。”

  张伟孩子丢失的那天,他们夫妇二人刚好回了贵州老家,孩子由留在昆明的老母亲照看。2000年12月22日,3岁的大女儿带着他的双胞胎小儿子张小双去滇池路玩,一个骑单车的男子过来将1岁的张小双放在单车前兜里,对大女儿说了句“你爸爸妈妈叫你回去吃饭”后,扬长而去,懵懵懂懂的大女儿回家把这事告诉了奶奶。张伟的另一个双胞胎儿子张大双现今已经12岁,张小双依然没有找回。张伟会将张大双新近的照片上传到扑克寻子发起人沈浩的网站上。“现在好多找人的新技术我们都不懂了,但我会找到我死的那天,我的孩子长大后也会靠知识帮我找。我的两个孩子都很懂事,学习上的事情从来不用家长操心。”

  “所谓寻子联盟,就是大家同病相怜”

  同样的寻子经历,让昆明的寻子家长们逐渐汇集到了一起,组成了寻子联盟,至今,他们已经登记了222名失踪孩子的信息。“所谓寻子联盟,就是大家同病相怜,有机会碰碰面商量下如何找孩子的办法。”艾凤新说。

  此前,沈浩发起扑克微博寻子,让家长们初次接触网络,现今,于建嵘教授发起的解救乞儿行动,家长们听说了个新名字“微博”。

  “以前沈浩发起网上寻人,扑克寻人的时候,昆明好多家长认为虚拟的网络不可信,现在有微博这个事物,多条渠道总是好的。”张伟对微博兴趣很浓。他立刻在家中注册了一个新浪微博账号,给于建嵘教授发去私信,寻求帮助。

  张伟、艾凤新、王兴普三位家长当场表示,将会分头联系200余位家长,征求他们的意见,在微博上发布寻子信息,等待奇迹发生。同时,本报将在官方微博(http://t.sina.com.cn/dssb)上及时发布昆明200余位家长们的寻子信息,昨天,艾凤新将手头存有资料的近20位失踪孩子信息,委托本报微博发布。

  一场弄错“靶心”的爱心大动员?

  “人贩子在暗处,家长们都在明处,确实是防不胜防。”王兴普对外界指责丢失孩子的家长粗心的说法颇有意见,“我知道严家地有一家姓段的贵州安顺人,孩子睡在二楼,女主人出去买菜,把孩子反锁在屋内,买完菜回家发现门被撬,孩子就这样丢失了。你说这种情况,我们怎么防?” 王兴普确保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没有问题。

  三位家长总结,人贩子容易下手的地方,多为菜市场和城中村,这些地方人员复杂且流动性大。

  在张伟家看了于建嵘教授发起解救乞儿行动中网民们上传的乞儿照片,他们认为通过那些照片中找到孩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很多在街上唱歌、卖花和乞讨的孩子,其实就是他们的父母带上街的,“有好几个在南屏街唱歌的小女孩,我在护福村里都碰见过,虽然我不知道她们的名字,但我知道她们是贵州凯里人。”

  三位家长多年找寻孩子的经验是:被拐的孩子,多半被卖往福建莆田和厦门、广东潮州等地农村。“因为被公安解救回来的孩子,多半都是从这几个地方解救回来。”其次,网上街拍乞儿找到孩子的可能性很小,“拐个小孩送去街上行乞,要是警察问,不就露馅了?在街上拍到被拐儿童的可能性比较小。”三位家长多年来找寻孩子过程中,目击过多家孩子被找回的经历。“找回来的孩子都好脚好手的,听说都是从农村解救出来,所以,真正被拐的孩子可能在农村某户人家里,而不是在街上行乞。”

  记者李鸿睿(都市时报)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解救乞讨儿童 > 专题图集

更多关于 微博 寻子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