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江西涨薪水改善用工环境缓解招工难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2月21日18:18  大江网
2月20日,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镇举办的第二届“百企千岗”招聘会上,场面冷清。本报记者蔡颖辉摄 2月20日,南昌市青山湖区湖坊镇举办的第二届“百企千岗”招聘会上,场面冷清。本报记者蔡颖辉摄

  一场前所未有的“抢人大战”

  在南昌奥克斯电气制造公司,公司总经理助理曹建荣告诉记者:公司现在还差八九百名工人,这是公司落户南昌这么多年所没有碰到的。春节后,奥克斯公司大规模扩产,在现有1200名员工的基础上,最少需新增1000多名员工。公司空调总装车间有的生产线因缺工“罢工”,因为仅总装车间就缺工850人。

  南昌市经开区内的另一家电子企业,去年12月投产,目前在岗员工有800多名,而按照一期工程产能算,起码需要3000名员工。在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块醒目的招工责任牌,明确每个招工小组的任务。公司副总经理赵永飞告诉记者,公司每天有10多个招工小组下到周边县市的村镇。公司的订单已排到了今年7月份,本月底前必须有2000名员工到岗。

  在严重缺工的背景下,南昌一些企业不得不向其浙江、广东总部求助,请求派遣工人“增援”。赵永飞告诉记者,去年公司投产时,由于招工不足,就紧急从深圳总部调集了100多名员工“增援”,原以为年后招工会顺利点,没想到今年会出现这种状况。他们已给总部打报告,希望能够从深圳和苏州的工厂调员工来应急,月底总部会将贵州一所技校的600名毕业生派遣到南昌工厂。曹建荣也向奥克斯总部提出请求,从总部宁波的工厂调集200名员工来南昌应急。同时他还心急火燎地频频接触上海等地的劳务公司,希望能从他们手上要到大批工人,尽管这种用工方式的成本非常高。

  缺工,已经成了许多企业碰到的共同难题,在这种背景下,一场“抢人大战”已经打响。南昌市人力资源中心主任祝振平近期分别接到浙江、广东、江苏、福建等多个省份劳动部门的电话,表示将组团来南昌招工。实际上,我省各地对劳动力资源的争夺也日趋激烈。“打工何必去远方,家门前就业更实在”、“家门口就业,不误工、不误家”……春节之后,我省各地招聘会频频,煽情的标语也随处可见,目的很明显,尽力把外出务工群体留在本地就业。

  春节期间,永修县印制了5万份“招工商函”,将工业园区重点企业招工信息发放到农民工手中,希望能借此缓解当地企业招工难问题;万载县工业园区企业今年一季度需新增4000多名工人,从正月初四开始,就业部门就在汽车站、火车售票点和乡镇摆摊设点“截人”;石城县就业部门春节后组织企业到车站广场设台招聘,呼吁劳动者留在本地显身手……

  去年11月,曹建荣为了摸清楚春节后是否会出现招工难现象,随同南昌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起,花了两天时间,跑了抚州、萍乡、宜春等8个市、县,结果让他大吃一惊,当地劳动就业部门说:“我们自己都着急本地企业招不到工人。”而且当地的工资水平并不低,一般月薪都在1400元以上。

  涨工资、改环境,企业“软硬兼施”

  赵永飞曾作过一项员工需求调查,结果显示:年纪稍大的员工,希望能有更多加班机会,以提高收入;而年龄在25岁以下的员工,则希望公司能多配置“玩”的场所。这个调查印证了祝振平的观点:第一代农民工外出务工目的是为了赚钱养家,新生代农民工则是为了“找出路”,除了高薪酬外,他们还希望有一个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在许多工厂,“80后”、“90后”已成为主力群体,在招工难愈演愈烈之际,如何满足他们的要求,成了老板的一道考题。

  曹建荣说,去年下半年后,他们在厂区内新增了可容纳二三百人的电影院,还有夜光篮球场,员工宿舍也会配备空调、电视机等。而在赵永飞的工厂,记者看到,6人间的员工宿舍配备了电视机、独立卫生间和24小时冷热水。羽毛球、篮球场将投入使用,此外,还会建一个有四五十台电脑的网吧。

  随着“用工荒”越来越突出,一些企业开始向国企学习,推行“工龄工资”福利措施。赵永飞的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工作满3个月每月加50元、满一年加150元、满两年加200元。“我们希望借此留住老员工,降低员工的流动率。”赵永飞说。此外,员工还享有结婚礼金、生育礼金,夫妻同在公司工作满半年就可享受夫妻房等福利。今年,公司又把夜班补贴从每晚4元提至6元,原本员工每月要交的210元伙食费也取消了。

  工资涨了,工作、生活环境也改善了,为什么还招不到人?这成了许多企业的疑问。

  在一列九江开往东莞东的临时旅客列车上,记者曾采访过两名瑞昌籍新生代农民工,他们在回家过年时,都有意留在当地工作,但最终在春节后返回东莞“复工”。今年36岁的方振东在东莞的一家台资灯饰厂工作8年,月平均收入2800元左右。考虑到照顾小孩,今年准备留在瑞昌,春节前在当地的制鞋厂找到了工作,早上7点工厂有班车到家门口接,晚上7点有班车送,工作餐五菜一汤,“这个标准在东莞的工厂最少是中层干部才能享受的”。只是,工资低了一些,每月1500元。最终,他还是选择回了东莞,因为“老板已同意每月加薪300元”。今年25岁的刘小兵已有一个2岁的女儿,在东莞打工3年。春节前在当地一家珍珠加工厂工作3天就辞工了,每月工资不低,能拿到2000元,但是每天工作12小时,“太累了”。

  需重视园区服务配套

  在赵永飞看来,江西一直是劳动力输出大省,但是,目前南昌工厂的招工难度远远超过了该公司在深圳和苏州的工厂。“尽管留在家门口就业的人越来越多,但是,东莞等沿海城市依然是许多新生代农民工渴望的地方。”这是赵永飞近期招工的感受,虽然沿海省份与本地的工资差距在缩小,但是,东莞等城市还有一个内地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几十年形成的品牌效应和完善的配套服务设施,内地许多城市工业园区发展时间较短,还没有形成完整的配套体系,显然,这降低了对年轻人的吸引力。

  记者在采访时也发现,园区配套设施不完善是企业招工难的原因之一。南昌市经开区内一家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年初他们招了500多名新员工,但在工厂经过两天培训后,走了一大半。“他们并非对公司的薪酬不满,而是感觉工厂太偏远了。”实际上,即使是老员工也有颇多怨言,工厂周边两公里内没有KTV、网吧、台球室、大超市,甚至连个像样的小饭馆都找不到,到一趟市区也不容易。

  祝振平告诉记者,目前,部分工业园区交通、生活设施配套确实有所欠缺,以长堎工业园(黄垦)为例,没有一条从市区发往工业园区的公交车线路,导致职工上下班极不方便。许多企业需要大量的外地员工却不具备食宿条件,常常使人力资源部门和企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招来的人因此而“逃跑”。

  去年底,南昌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对全市9个工业园区119家企业进行了用工调查,结果发现,上述企业均有招工需求,总数达到1.3万人,缺工比率达到31%。祝振平说,从缺工企业的规模看,劳动密集型的机械制造、电子装配、纺织服装等加工制造行业和服务业缺工最为突出,普工的缺口占企业需招聘员工的七成。缺工的首要原因是企业用工量上升导致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沿海企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而我省承接产业转移取得明显效果,许多企业从去年开始陆续投产,企业用工需求不断扩大,务工者有了选择的余地。

  随着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沿海地区的劳动力资源“争夺”将越来越明显。在这种背景下,要解决企业用工的问题,要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使部分工资水平偏低、用工环境不好的企业自发调整工资、改善劳动条件和生活条件。此外,政府也应该加强工业园区的配套建设。比如交通设施建设,增加公交线路和班次,通过建设廉价的打工公寓等来吸引外来务工者。“别小看一家超市、一个饭馆的作用,它们同样处于一家大企业的配套产业链上。”祝振平说。

  本报记者郑荣林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更多关于 用工荒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