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吉晓辉委员:发展移动金融 推动金融普惠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3日10:46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杨金志、姚玉洁)全国政协委员、浦东发展银行董事长吉晓辉在今年两会上提案建议,大力发展移动金融,通过借助科技手段便民惠民,有利于推动“金融普惠”,从而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增进社会福利。

  所谓移动金融,就是金融机构借助移动通信技术提供金融服务。它将金融服务与移动通信相结合,具有成本低廉、随身便捷的特点,能够使人们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享受优质的金融服务。

  吉晓辉委员对记者说,发展移动金融符合我国国情。我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不平衡,金融机构的实体网点往往难以覆盖不发达地区特别是边远地区,导致这些地区金融服务供给严重不足,进一步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提升;与此同时,网上金融受制于电脑价格偏高和居民上网习惯,发展迟滞。“移动金融能够借助无线通信技术和手机的高普及率,弥补商业银行实体网点不足的问题,满足边远地区民众的金融需求。”吉晓辉委员说。

  吉晓辉委员表示,我国农村范围广阔、农业人口比重较大,发展移动金融还有助于银行更好地服务“三农”,支持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升农民收入水平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吉晓辉委员经过调研发现,当前我国移动金融发展还面临着体制、环境方面的制约。首先是存在“政策空隙”,目前银行业、电信行业分属不同的监管体系,商业银行无法借助移动通讯公司网点向客户提供手机汇款、手机取现等业务。吉晓辉委员建议,有关部门要创造既完善又宽松的监管环境,实现手机汇款、取现等方面的政策突破,例如可以试点银行开办面向农村用户的手机小额信贷业务。

  另外,移动金融市场也有待培育。吉晓辉委员建议,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边远地区发展移动金融业务的支持力度,鼓励银行积极参与农村地区移动金融业务推广,降低移动金融服务价格,让低收入者用得起、用得省。同时,还要实施财政补贴、统一采购等有效措施,实施“手机下乡”,推出适合农民消费群体的低价格手机终端。在乡村网点建立移动金融服务体验站和流动宣传车巡回下乡等方式,方便农村用户熟悉、办理业务。

  吉晓辉委员说,移动金融的应用环境和配套设施也还存在不足,接受移动金融服务的厂家商户尚待培养,终端POS机投放严重不足,广大民众对移动金融的安全性还存有疑虑。他建议,发展移动金融还要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降低移动金融的运营成本。

(编辑:SN020)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