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于炼委员建议:保障性住房不当任务当产业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3日11:13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3日电(记者 罗宇凡)“现在保障房建设只是政府的一项任务,尽管实行问责制,而且层层立下‘军令状’,但面临的困难和压力实在太多。比如资金从何而来?建成后如何管理?服务资源如何配套?”提起保障性住房建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城建控股集团总裁于炼首先提出了三个问题。

  于炼委员给记者算了笔账,今年国家将新增1000万套保障性住房,需要资金1.3万亿元,可看得见的资金来源为:中央财政拨款1300亿元;地方土地出让金净收益的10%,假如足额到位最多也就1350亿元;另外,再加上动用有限的住房公积金增值净收益。其余大部分缺口需要依靠存在很大不定因素的金融及发债来完成。

  “这些资金,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已经捉襟见肘,更不要提教育、医疗等小区配套资源的投入。”于炼委员说。

  如何破解保障性住房建设中的这些瓶颈?于炼委员建议,保障房建设不能仅仅当做一项任务,健康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必须走产业化之路,用产业立法确立用地优先保障机制,同时使每个城市将交通、教育、就医等资源最为便利的用地,优先满足保障房建设,以解决资源配套投入问题。

  于炼委员建议各级政府处理好“三个需求”之间的关系,一是人民群众基本居住需求;二是人们居住改善和提高的需求;三是人们的住房投资需求。

  于炼委员表示,当前的重点仍是民生问题,也就是人民群众的基本居住需求问题。这一问题需要通过保障房产业加以解决。改善和投资需求则可以通过房地产产业解决。

(编辑:SN020)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