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代表委员称转变发展方式是未来5年主攻方向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4日08:22  人民网-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白天亮 王明浩 陈仁泽

  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刚刚过去的“十一五”,中国奋力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也全面开启了一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变革。

  跨入“十二五”的门槛,两会代表委员们认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今后5年中国发展的主攻方向,要动真格的、下真功夫,让加快转变收到实效。

  促转变,我们等不起、慢不得

  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跨越,关键看这次新的转型是否能够成功

  加快,加快!站上新起点,迎接新挑战,代表委员们对“加快转变”的共识格外清醒而坚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等不起”。

  一些代表委员表示,“促转变”不是新话题,但过去虽然知道转变的重要性,可面对红红火火的发展势头,往往舍不得眼前利益,又怕转型带来风险。进入“十二五”,东部沿海地区已逐步从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中走了出来,人们也因此深刻认识到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通州区委书记王云峰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既是“十二五”最核心、最迫切的任务,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在全球经济进行重大调整的背景下,从前那种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过度依赖第二产业、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消耗的格局必然难以为继。

  “早转早主动!”全国人大代表、江苏阳光集团董事长陈丽芬介绍说,江浙一带的纺织企业正下决心给多年沿袭的发展模式“动手术”,从两头在外变为内外兼顾、从照单生产变为自主研发,一大批企业拥有了自主品牌,风险降下去、腰杆硬起来。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慢不得”。

  当前,一场争夺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国际大赛已全面展开。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在为下一步发展进行战略新布局,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如果不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很难在今后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全国政协委员、西部机场集团董事长何喜奎强调。他认为,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我国经济能否抢得先机,实现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的跨越,关键看这次新的转型是否能够成功。

  见实效,要动真格的、下真功夫

  自主创新决定着我们能否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

  促转变,怎么干?

  ——“加快转变,结构调整有决定意义。”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龙岩市委书记张健表示,在“十二五”期间要让加快转变收到实效,必须下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让轻的重起来,让冷的热起来,使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 

  张健认为,在产业结构中,要大力提升第三产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探索一条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子。这一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全国的发展是个整体,各区域在产业布局上应相互依存、取长补短,要避免重复建设、相互封锁和产业结构趋同化。

  ——“加快转变,根本出路在自主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中航工业的孟祥凯说,在中国经济日益融入世界的形势下,简单模仿已没有前途,贴牌生产难有丰厚回报,走别人的路只能永远跟在别人后面。要避免受制于人,必须让自主创新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战略。

  不少代表委员强调,一个国家的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核心就是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中国的现代化已进入攻坚克难的“后半程”,自主创新决定着我们能否实现从贴牌大国到品牌大国、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跨越,是当前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任务。

  ——“加快转变,要让生态保护成为抓手。”进入“十二五”,中国的经济发展也走到一个十字路口:是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不顾一切追求高增长,还是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追求发展的可持续?立足当前,放眼长远,走绿色发展之路成为人们共同的选择。

  何喜奎委员说,未来经济的竞争,低碳是个很明显的标志,如果我们在低碳方面的工作没有做好,就会在未来缺乏竞争力,就会受到方方面面的制约,包括环境上的、硬件设备上的以及国际规则制度上的制约。现在我们应该树立这方面的意识,在生产和建设中,广泛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尽可能降低能源消耗。

  ——“加快转变,改善民生是重中之重。”就在两会召开前夕,部分省份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受到百姓的普遍欢迎。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发改委主任张工表示,改善民生,既是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要求,也是扩内需、调结构、解开经济发展诸多难题的钥匙。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把民生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在有限的财力中,让切给民生的那块“蛋糕”越做越大。

  加快转,要变“被动转”为“主动转”

  让考核机制真正成为“促转变”的指挥棒

  加快转变,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 

  不少代表委员谈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从根子上走出“不愿转”的认识误区,变“被动转”为“主动转”—— 

  要处理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

  “宁愿现在慢一点、难一点,也要通过转变发展方式脱胎换骨。”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同煤集团董事长吴永平说,山西的转型走过弯路,因为调整过程中一旦碰上煤炭价格上涨,转型的努力就化成泡影。去年12月,山西被批准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吴永平表示:“要想开拓创新,必须有长远眼光,下决心向‘低碳、绿色、新型能源基地’的转型目标迈进,舍得放弃眼前的一些东西。”

  要形成正确的“速度观”。

  两会召开前,温家宝总理在线交流时表示,“十二五”规划中确定的经济发展速度是7%,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要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要把发展和所得到的成果用在民生上来。

  这一观点得到代表委员们的赞同。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认为,主动调低GDP增速指标,显示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决心。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主动调低增速指标也会对各地发挥很好的引导作用,把发展的着重点更多地转移到提升发展质量、改善民生方面。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必须在体制机制上斩关夺隘,为“自觉转、持续转”提供保障—— 

  如果干部考核评价“唯GDP论英雄”,表面上把转型捧得很高,实际上仍可能导致一些地方紧盯速度,“好”让位于“快”。代表委员纷纷呼吁,现在我们应该推广采取综合的考核指标,特别是效益、环境和人民生活的指标,让考核机制真正发挥“促转变”指挥棒作用。全国人大代表、来自浙江的宗庆后说,考核政府官员工作做得好不好,关键要看老百姓满意不满意。

  一些代表还提出,今后还要在体制机制方面扎扎实实地推进改革,让体制机制为促转变提供保障。不论是产业结构调整,还是推行绿色经济,都不是仅靠呼吁就可以实现的,必须靠一定的制度安排来发挥激励和约束作用。王云峰代表介绍说,目前北京正在通过推进机制创新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环境,包括出台一系列促进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办法,优化政务环境、建立和形成三级行政服务体系,为产业转型和发展提供新环境。

  链接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7.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3.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8.3%。消费热点持续旺盛,消费结构升级的步伐在不断加快。投资、出口、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比2009年更加协调。

  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一定进展,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01%,能耗水平有所下降。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3.5%,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长速度2.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6.6%,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更多关于 发展方式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