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王瑛代表:健全养老体系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4日11:10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 (记者伍晓阳)“我国老龄化程度仍在加深,目前一些30岁左右的青年夫妻,面临着供养4个以上老人的压力。”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卫生局副局长王瑛建议,尽快健全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养老体系,从物质上和精神上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王瑛告诉记者,她几年来一直关注养老问题,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城市和农村的养老问题越来越突出。出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夫妻,现在面临供养4到6个老人的压力,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严峻挑战。

  “城市敬老院基本实现了全面覆盖,成为家庭养老的一个有益补充。但是也存在一个问题,有些老年人会有顾虑,担心进去以后跟社会脱节,个性的生活少了,因为敬老院过的是集体生活。”王瑛通过调查发现,城市敬老院主要服务的对象是没有赡养人的老人,但很多子女不在身边、或子女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照顾的老人,他们不愿意住进敬老院,因而养老成为一个难题。

  王瑛认为,对于这类情况的老人,应该让他们在家里和社区得到良好照顾,建议培养一支护理陪护员队伍。她曾到有关单位了解情况,工会曾经想把找工作困难的“4050人员”(女性40岁以上、男性50岁以上的想找工作但就业条件较差的劳动者)作为发展对象,但这些人员对陪护老人不太愿意,因为他们本身的家庭负担比较重,而陪护老人的压力也比较大。

  但令王瑛高兴的是,中专学校对于培养护理陪护员队伍很感兴趣。她说,大理州几所中专学校都表示只要有市场需求就可以办班。为了激发陪护人员的积极性,王瑛还建议,对于在社区工作过的陪护人员,应该在职称评定、报考大型医院等方面给予政策优待,建立一支稳定的社区护理队伍。

  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孕育了市场前景广阔的老年产业,如专门针对老年人开发的产品和服务,但目前这个市场发展仍不充分。王瑛建议,政府应采取措施鼓励养老产业发展,包括支持民营资本进入这个产业。

  “现在农村养老难的问题也很突出,应当探索适合农村特点的养老模式。”王瑛建议,一是要加快乡镇敬老院建设,对失去生活自理能力、无人赡养的老人实行全部集中供养;二是对“新农保”要加快推广,尽早做到全面覆盖。

  据全国老龄办介绍,“十二五”我国人口老龄化将加速发展,呈现出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三个新特征。中国社科院曾经发布报告说,203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健全和完善养老体系,任务十分紧迫。”王瑛代表建议,政府在物质层面健全养老经济保障体系让老年人“老有所养”的同时,还应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让老年人“老有所乐”。

(编辑:SN012)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