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不支持Flash

专家点评未来5年将建3600万套保障房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4日18:07  央视《今日观察》

  央视《今日观察》播出:3600万保障房如何实现,以下为节目实录:

  从2010年的580万套,到2011年的1000万套,再到未来5年的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的建设计划,在不断的提速。一个又一个令人振奋的数字,也让我们对未来的住房保障充满了期待。各地签署的“军令状”怎样才能够落实到位?如此宏大的建设计划,如何来确保顺利完成?经适房、廉租房、公租房,多种保障房的推出,又怎样让我们能够住得上和住得好呢?央视财经频道主持人陈伟鸿和著名财经评论员向松祚、刘戈共同评论。

  保障房建设提速,各地签下“军令状”。资金、土地、难点怎样攻克?

  刘洋:希望能摇到一套公租房

  (公租房申请者)

  如果拿到这个房子了,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给我妈,报个喜。

  谭德芬:最希望让自己的小孙女住上新房子

  (公租房申请者)

  我的孙儿没有地方玩,她经常问我们什么时候才有房子,这次摇不到下次我还要继续摇,一直摇到为止。

  张定宇:重庆共有20多万市民提出公租房申请

  (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局长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我们今年上半年一共是推出400万平米的公租房,今天是第一批摇号配租,这次没有摇中,可以进入下一批再摇,下批房源出来还可以继续参加摇号。

  向松祚:保障房政策如果妥善的实施  中国整个住房市场的结构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今日观察》评论员)

  一千多年以前,中国伟大的诗人杜甫就写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诗句,那么这一次中央下如此大的决心,在未来的5年时间要建3600万套的保障房,确实从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杜甫在一千多年前的这个愿望。有几个数据表明,在过去的10年里,每年新建的城镇商品住房是8亿平方米。以今年1000万套算,我们按每一套60平米,就是6亿平米,那就是我们今年新建的保障房。而且这里面绝大部分是公租房和廉租房。6亿平米几乎接近以前每年商品房的建设。如果完成了3600万套,现在城镇人口大约是5亿到6亿,如果按3口之家来算,现在大体上是在1.5亿到1.6亿户,那么这3600万套大体上可以满足20%以上的住房人的需求了。

  最近,温总理在和网民的交流里说“如果我们完成这个计划,那么我们城镇的住房的覆盖率,保障房这一块,我们就可以覆盖整个城镇居民的20%。”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政策,这个政策如果妥善的实施,中国的住房结构和住房市场的结构会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刘戈:只要我们有决心  以前的困难就是机会

  (《今日观察》评论员)

  现在各个地方对于保障性住房的决心非常大,比如重庆的保障性住房已经通过摇号的方式来进行挑选,如果今后重庆要建设4000万平米的保障性住房,那么也就是说30%—40%的人口最后要用保障房来覆盖喝提供。这个比例和原来保障性住房在整个房地产市场的比例就发生了一个大的逆转,基本上变成一半一半了,这样不但使那些中低收入的人群可以通过公租或廉租的方式获得住房,同时也让其他的中等偏高的收入者能够以较便宜的价钱买到住房。以前在这个方面我们一直突破不过去,是一个瓶颈,因为钱和地的问题,但现在总理说了,只要我们有决心,以前看到的困难可能就是机会。

  张学勤:通过市场化运作能够解决资金问题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房保障司副司长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这样的住房通过市场化运作能够解决它的资金问题,客观地讲,真正政府需要大量投入的主要在廉租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上。2011年中央政府投入力度肯定要比去年有较大幅度增加,我们也要求地方在中央代地方发行国债里边,要有重点向保障性住房方面倾斜。

  贠小苏:全国所有城市确保供应三万公顷土地绝对没问题

  (国土资源部副部长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1000万套用地,根据各地不同条件,由于规划所设计的容积率不同,可能用地的面积多与少也不同,如果按照低容积率算,比如容积率1.5,或者按照全国城市商品房建设平均的2.2的容积率计算,不论低一点还是高一点,最多一千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用地也就是三万公顷左右,应该说全国所有城市确保供应三万公顷土地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刘戈:“军令状”彰显了中央的决心  考验着地方的诚意

  (《今日观察》评论员)

  其实这个“军令状”一方面彰显了中央的决心;另一方面也在考验着地方的诚意。现在很多地方已经积极的行动起来了,比如广州保障性住房的计划,重庆的保障性住房的计划,不久前都进行了新的调整。现在以广州市来算,2010年用于保障性住房的资金是30亿,但是2011年就要达到80亿,那么按照广州2010年347亿土地出让金的收入,如果它拿出了10%,那么就是30亿,剩下的50亿就需要有筹资的渠道。重庆现在按照原来的计划,30%的资金已经到位,剩下70%的资金还需要筹措,那么这个资金从哪来?现在有政协委员提出了自己的方案,平安保险的马明哲提出,现在有很多保险资金没有去的地方,是不是可以把这些保险资金通过证券化,债券化,进入保障房市场里。现在各方都在提这样的建议。

  向松祚:中国的资本市场有很多的渠道可以筹措资金

  (《今日观察》评论员)

  其实很多人关心这么一个庞大的保障房工程,钱从哪里来?地从哪里来?谁来建?我觉得温总理讲的是对的,总理说“你有了决心,你就会有资金,就会有土地,就会有办法。”现在中国缺钱吗?我们2010年的财政收入超过了8万亿,地方政府卖土地至少卖了2.7万个亿。现在建保障房要多少钱?比如保障房需要6亿平米,平均按照全国的造价,每平米按照2000块钱计算,就是1.2万个亿,这跟我们8万个亿的财政收入相比,和我们2.7万亿的土地收入相比,其实都不算什么,何况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们中国的资本市场其实有很多的渠道可以筹措资金。

  比如,现在有人建议保险基金,可以以适当的比例进入到保障房建设,因为保障房、公租房、廉租房是一个长期的工程,它以后是租,不是买,所以它的收益率得按出租率来计算,那么我们可以更多的利用债券市场,现在已经有很多地方政府,包括广州提出来,我们可以通过发行债券,发行房地产的信托基金来筹集资金,因为这是一个长期工程,未来3600万套住完以后,未来的任务还是非常艰巨。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而且也是发展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个机会,我们可以通过发行很多的债券,用债券长期的收益,比银行利率稍微高一点,所以资金是很容易解决的。只要政府下决心想办法,1万多个亿对中国来讲,不是问题。

  叶檀:最终还是看政府的决心  要政府愿意出让土地收益

  (财经评论员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有一个办法是通过高价卖地,然后把其中的10%拿来建保障房;另外一个做法是各方面进行补贴,比如说中央政府,它对于比较贫困的一些省市有补贴;还有一个是公积金的增值收益,进入保障性住房。但即便这些全部都放进去,估计还有70%、80%的资金有缺口。在这样的情况下,必须是银行的借贷或者通过发债和通过信托的办法来解决资金问题。最终来说还是政府的决心,土地再紧张的大城市,郊区也是有土地的,只要政府愿意出让土地收益,这部分土地还是可以拿来做保障性住房的。

  空前规模和速度,保障房该怎么建?往哪建?更多细节值得探讨。

  许南:天津市的保障性住房基本上都安排在中心城区

  (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长)

  从这张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分布图上可以反映出来,可以说目前天津市的保障性住房基本上全部安排在中心城区。

  熊梦林:拆迁让我迁到了市中心

  (天津市河东区丰盛园社区居民)

  我从汪庄子住到大桥道,我多高兴,我做梦我都想不到,离着市区又近了。

  刘戈:用制度保证公正透明  用合理的迁移让保障房居住者安居乐业

  (《今日观察》评论员)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是公正透明,也就是房子怎么分的问题。现在重庆的做法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只要我们用一套整套的制度去约束,这一点可以保证。另外,我们更强调的说是该怎么建?那么比如天津市,原来在城市边缘的一些市民现在搬到了市中心,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以前我们经历过的拆迁过程都是城区的老住户被搬到了遥远的郊区,所以这样一种思路的变化,让这些住公租房的人住到了城市的中心,住到了交通和生活特别方便的地方,这样他既能安居,也能乐业。如果没有乐业,仅仅是一个安居,没有价值,也没有意义。

  向松祚:现在决心已下  解决老百姓担心的问题就不困难

  (《今日观察》评论员)

  现在,从我们中央和现在各个地方所实施的政策看,绝对不会让保障房成为劣质房。前不久,李克强副总理专门主持和各省的负责人签了“军令状”,从这个“军令状”中我们可以看到,安居工程分成两个阶段,一个是建,一个是分配。首先是建设,这个建设包括规划,比如天津就明确表示,大部分廉租房、保障房要在市中心,而且跟商品房一样有配套措施,包括江苏,包括沈阳都有相应的措施。比如广州的“地王”旁边,就有配套建廉租房的责任。

  这个“军令状”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确保保障房能够按时的开工,而且按时的竣工,也有专门的监理能够确保质量,政府要安排监理公司去监督质量。有些地方政府还表示,未来能够享受保障房的人可以选派代表去跟踪建房的全过程。那么各个地方都有很好的经验,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经验很好的总结和推广,那么老百姓的这些担心都能解决,比如是不是能够按时的完工、竣工?质量是不是能够保证?配套是不是能够完善?之所以原来大家认为困难,是因为大家觉得以前没有这么大的决心,现在决心已下,解决这些问题就不困难。

  陈国强:保障房的进入会使得未来住房市场的供应模式和供应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  《今日观察》特约评论员)

  需要结合当地市场的实际,形成一个进入的机制,让保障房真正提供给真正需要符合条件的城市城镇的中低收入人群,当然也包括一些外来务工的,新毕业的大学生以及引进的人才等等,要选择这些交通条件比较便利,也有相应的市政配套设施的一些区域,方便居住人群交通出行,另外也有基本的生活商业配套设施。

  保障房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以及陆续进入市场,可以改变过去我们住房市场这种单纯或过度依赖商品房的格局,使得未来的住房市场的供应模式,供应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特别像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未来新增的住房市场上会出现保障性住房和商品房等量齐观占据半壁江山的一种格局。

  刘戈:让没有形成有效供给的住房进入出租市场

  (《今日观察》评论员)

  现在关键是大家有了这样一种途径可以获得居住的权利,那么当然会对房价有影响。同时我还想提一个建议,目前我们虽然提供了这么多公租房、廉租房即将进入市场,另外现在在市场上还有很多住房还没有形成有效的供给,那么是不是可以出台一些政策,让这些房子也进入出租市场,这样对我们房价的稳定更有好处。

  向松祚:未来保障房一定是中国住房市场的中流砥柱

  (《今日观察》评论员)

  我们国家这么多年的经验,包括国外的经验表明,完全依靠市场的办法解决不了“居者有其屋”的宏大目标。住房需求可以分成三类:一个是基本需求;一个是改善需求;一个是投资需求。那么基本需求其实占到整个需求的60%,这个60%真正是保障房安居工程需要解决的大问题,所以未来保障房一定是中国住房市场的中流砥柱,那么改善性的需求和投资需求,完全可以通过市场化来解决,通过市场调节来解决,但老百姓的基本需求就需要通过安居房的工程来解决。

  (《今日观察》栏目播出时间:周一至周五21:55-22:25)

(编辑:SN024)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