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山东教育副厅长:解决择校问题先要均衡资源配置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4日21:11  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3月4日电 (记者林露 甄酉川)今天,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江苏启东中学校长王生和江西赣州文清路小学校长刘艳琼三位全国人大代表做客人民网,探讨了家长择校的深层次原因和破解之道。

  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张志勇认为,要解决择校问题,首先是资源配置要均衡。政府说到底是让每个公民的孩子享受公共资源均等配置的标准。要看到增量均衡了,存量还有很大差异。现在新增的拨款,设施条件都可以说城乡一体化了,但是还有存量巨大差距,就是长期重点学校积累下来的财富,包括他们的设施,包括办学风格,包括教师队伍的素质,包括管理的水平,肯定还是有相当多的差距,所以一手要抓资源配置增量均衡,一手要通过标准化学科建设,把存量的差距解决掉。

  另外,就是校长和教师的流动。现在教师和校长的流动工作必须得解决,不做是不可能解决真正的相对均衡问题。所以,现在从义务教育法或者纲要来讲,都规定校长和教师的流动的制度化,这恐怕是我们各地下一步要突破的难点。

  因为资源巨大差距带来的择校应该解决。因为办学的特色和个性而存在的择校永远存在,再加上人口的迁徙和长期流动带来的择校也会长期存在,所以我们对择校要有历史、客观的理性态度。最终资源配置相对均衡了,人类资源,校长和教师也流动了,制度化了,还存在择校怎么办?那就是学额的分配要有公平的办法,要有民主的监管机制。当一个学校长期处于学额不能满足当地学区的居民需求时,学校就必须要有公开的学额分配办法,有了公开的分配办法老百姓会接受的。

  江苏启东中学校长王生认为,家长择校的深层次原因是教育资源不均衡,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国家这几年已经大力度在做教育均衡,但是要有一个很长的过程,尽可能走得快一点,尽可能差距小一点,这正是当前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做的。现在我们国家做的设施、设备是一样到位了,房子也很漂亮了,最基本的学校都已经不错了。但是,真正要把每个学校的师资配得差不多,把学校的文化、氛围、校风等都搞得均衡,是一个理想的状态。差距是永远的,均衡也是相对的,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江西赣州文清路小学校长刘艳琼表示,就择校本身,家长的愿望是好的,但是要引导家长了解孩子的长处在哪个学校更容易发挥出来,再选择适合的学校。作为小学来说,就近入学不仅是对孩子安全的保障,也是节约时间的保障。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更多关于 山东 教育厅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