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村支书代表带来声音:期盼农民增收速度加快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4日22:18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4日电(记者余晓洁程士华)农民快增收、解决农村“老小难”、小水利建设亟待改善,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即将召开,三位村支书代表带来了基层老百姓的声音。

  “农民盼着收入增长能快一点”

  “税费免了,希望农资能降下来,农业机械化补贴能提上去。” 福建省建阳市小湖镇马坑村党支部书记徐承云代表说。

  徐承云代表说,现在化肥种子价格很高,农民收入增加空间有限。要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有新技术、新机械、新品种、新农药。这些都需要国家给予投入。我们村林地多,应该按照“谁造林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谁经营谁得利”的原则,赋予造林绿化者自主经营权。

  伴随一年多过一年的惠农支农政策相继出台,粮食增产和农民收入保持了连续7年的持续增长势头。面对这一令人欣喜的数字,应当冷静看到,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是来自政府的“输血性”政策,农业内部的增收渠道依然狭窄,农民增收的短腿现象依然严重。

  “政府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连续多年发‘一号文件’。现在关键是‘把好政策用好’,不能一味等政府拨款‘撒芝麻’,要自己努力想思路‘闯路子’”。山东省滕州市张汪镇大宗村党总支书记宗成乐代表说。

  他认为,解决农村问题最核心的还是搞产业,实实在在地提高农民收入。农民要致富必须有思路,学会“放水养鱼”,把扶持资金用到关键项目上去。

  ??“民工潮留下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需要更多关爱”

  全国妇联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万,近三成留守儿童家长外出务工年限在5年以上,留守儿童问题已

  经引起了在外务工农民工的严重关切。

  安徽省旌德县白地乡洪川村村支书余的娜代表说,农村养老设施落后,许多老人晚年生活过得并不如意。外出打工的子女,少有时间陪伴苍老的父母,又缺乏经济实力。

  “孩子的教育更是问题,放在家里不放心,怕孩子学坏了。跟在身边,不少地方对外来工子弟还很歧视。现在高等教育都是自费,农村家庭为孩子积攒学费是很大的负担。”

  在政府财政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最大程度吸引社会投资,快速发展我国养老、幼教事业?对此,余的娜代表认为,政府可在土地政策上给予公益事业更大优惠,在补助政策上对养老教育机构予以倾斜。社会资本大量投入后,政府可以将重点转至出台政策、引导志愿者服务等方面来保障老龄人的生活。

  “政府在搞大水利工程的同时,切莫忽视农村小水利”

  “幸亏我们镇上平时就肯在水利上花钱,麦苗在去年入冬前浇了一次水,年后又浇了一次。不然遇到这么严重的旱情可就遭殃了。”宗成乐代表说。

  徐承云代表介绍说,根据中央“一号文件”和福建省颁布的实施意见,今后我省将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增加水利信贷资金,吸引社会资金等方式。力争今后10年水利年均投入比去年高出1倍,根本扭转水利建设滞后局面。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村‘小池塘’就是水利命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在大兴水利建设中,把农村小水利‘小池塘’作为重要环节加以重视。不仅要投劳投资,深挖塘,蓄好水,而且要加强水资源环境保护,确保农民生产生活的‘大水缸’不再受污染。”余的娜代表说,我们当地的小水利设施大多是好几十年前建的,大多老化,需要修缮。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更多关于 农民 增收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