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政协委员建言规范全国性创建活动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5日11:27  新华网

  城市评比“乱花迷人眼”

  ——政协委员建言规范全国性创建活动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记者李斌、崔静)园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优秀旅游城市、节水型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示范城市、科技进步城市、学习型家庭示范城市……

  3月4日下午,全国政协礼堂三楼大厅。农工、九三界联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中央副主席陈勋儒话锋直指各类评比创建活动,“这些创建活动政出多门、名目繁多,分为官方、民间、综合、单项、国内、国外,已达到‘乱花迷人眼’的地步。”

  其他委员认真倾听,会场上一片安静。

  陈勋儒说,多年来,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开展了若干国家级创建活动,这些活动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对促进各地软硬环境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促进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衡量,一些创建活动的弊端日益突出。

  “某些城市的荣誉竟多达三四十项,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显示了城市发展业绩,但过多的标榜被网民及群众嘲笑为‘作秀’和‘最能吹牛的中国城市’,显示出某些领导未找到城市科学发展的定位及信心的缺失。”陈勋儒委员的话,重重落在在场每个人的心坎上。

  一些创建评比活动表面热闹,衍生出大量检查、公示、督办、评比,形成错综复杂的利益链条。陈勋儒委员说,不少地方投入专项资金,组建班子,设立“创建指挥部”和办公室,终年忙碌,应付各种达标检查,组织群众性达标运动。

  “有的为创建卫生城市,取缔蔬菜农贸市场,导致菜价高涨,居民叫苦不迭;有的要求小饭馆、小饮品店全部关门停业;有的要求市民把铝合金窗统一换成塑钢窗,否则就停止冬季供暖;有的城管部门急于求成,粗暴执法,激化矛盾;有的将树龄35年以上的万余株水杉砍伐,又以几千元一棵的成本购买移栽银杏树……目的就是追逐这些‘城市名片’。”对创建活动中的“怪现象”,陈勋儒委员一一数来。

  “某些协会的评比明码标价,交相应费用就能获得称号,以此敛财。为检查评比而弄虚作假、做表面文章的情况比比皆是,接待中吃、住、玩、送习以为常,助长了形式主义,滋生了腐败作风,得到称号后的参观学习也让基层不堪重负。”陈勋儒委员提醒说,有的创建活动影响了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引起公众反感。

  “中央虽三令五申,要求认真清理各类评比创建活动,仍未能达到预期结果。”为规范有关创建活动,陈勋儒委员提出三条建议。

  一是规范有关创建活动,加强制度化管理。建议按照有关文件要求,对各种全国性创建活动认真清理,除少数必须保留的外,禁止擅自推出各种全国性创建评比活动。

  二是建立城市发展长效机制。应根据我国不同区域实际,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统一制定各类城市发展总体规划和具体标准,制定适合各地实际的城市卫生、园林、生态和环保等基础性标准,由各地政府实施,先易后难,定期检查。

  三是切实加强城市管理工作。摒弃把创建评比活动作为推进工作和政绩的错误观念,实现城市建设管理常态化、精细化、规范化。发挥各方力量,形成政府、社会组织和市民共同管理城市的合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倡导文明生活,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城市科学发展。

  8分钟的发言一完,会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

(编辑:SN012)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