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十二五规划约束性指标大增 凸显保障民生决心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3月05日21:31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3月5日电? 题:“约束性指标”大增 “民生含量”凸显——代表委员从指标“看”中国新走向

  新华社记者

  5日,在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查的“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中,涉及经济发展、科技教育、资源环境、人民生活的24项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中,有12项被定为“约束性”指标。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代表委员们普遍认为,与“十一五”规划中22项指标中只有8项约束性指标相比,数量和比例均大幅增加,尤其是在民生和资源环境上约束性指标的增加,凸显了中国在“十二五”时期转变发展方式、保障民生的重大决心。

  “就5个民生领域提出约束性指标,这是‘十二五’规划草案的一大亮点。”全国政协委员梅兴保认为,把指标分成预期性指标和约束性指标,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证明政府工作更加认真细化,更加科学合理。

  约束性指标“约束”了谁?大会堂东大厅里,全国人大代表李成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约束性指标的增加表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现在有经济实力和条件去解决与老百姓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通过最高权力机关让这些民生指标具有约束性,就是约束和督促各级政府要把民生作为工作的着力点。

  “大政策一定要具体落到实处,把某些指标量化是落实政策的最好形式。”全国政协委员刘永好表示,人们究竟怎样才能更幸福更满意?如何保证民生政策顺利实施?2011年各级政府把改善民生和提升民众幸福感作为重要指向,提出更多更“民生”的约束性指标是回答上述问题的最有效方式。

  “教育巩固率、社保参保率等具体指标的落实体现了政府务实的特色。”刘永好委员说,这种“自己给自己加压”也体现出国家的自信。

  除了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等五项民生指标以外,另外七项涉及资源环境和科技教育的约束性指标同样引发了代表委员们的热议,尤其是新增了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两项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原有的主要污染物排放和森林指标则新增了子项,使之更加细化。

  “过去我们比较看重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指标,执行结果都是立足于超过目标,且越多越好,对于资源消耗、经济增长质量等不太在意。制定约束性指标,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积极意义,同时地方政府也会增强责任感,明确科学发展这一主题。”梅兴保委员说。(记者罗宇凡、郑晓奕、崔静、舒静)

> 相关专题: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专题 2011年全国两会

更多关于 民生 保障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